市场需求与工业升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毋庸置疑,具有需求性是市场存在的本质特征,当需求不存在的时候,市场也就不存在,即便是本来既有的市场也会随着需求的消失而消失。尤其是像工业制造这样的实践性行业,市场需求性的特征更加明显。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基础,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动力。从每一次的工业升级中都能够看出市场需求的影子。
工业革命的动因是什么?是理性的追求,还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为什么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是电,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是计算机?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互联网吗?总之,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只有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与科技进步以及标志性事件等的关系,才能找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和规律,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当前的趋势。
纵观最近三四百年尤其是最近两百年来工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所谓的第几次工业革命其实是人们主观的结论,总体来看,工业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像人们所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蒸汽机发明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其标志是被广发运用的代替手工工作的“工作机”。“工作机”的动力来源是水和风等,直到有了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才替代了风能和水能,使“工作机”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现在所讲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渐进的过程,其实在400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了电现象,在发明蒸汽机的时候,已经有了电,只不过电被全面深入地应用到工业制造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事情。而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的计算机也是在电的应用过程中的一项发明,而正是这个发明改变了工业制造的业态,成为工业制造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互联网的诞生也是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的发明,在全球得以普及也就是最近20年的事情。互联网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制造的状态,使工业制造进入智能化时代成为可可能,所以认为互联网使工业制造进入4.0时代完全可信。
在工业制造进化过程中,市场需求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人们在利用“工作机”替代手工的过程中,最开始的动力来源主要是人力、风能和水动力等,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局限性,急需一种效能更高的动力源,直到瓦特受到水壶盖子被水蒸气掀动的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这种市场的需求才得以满足,工业发展水平因为蒸汽轮机的出现而有了极大的提高,蒸汽机也被后来的人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被运用于工业制造业也是市场需求的结果,相比于蒸汽机,电能更强大更清洁更便捷。从模拟式计算机到数字化计算机,都是因为有极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正好科技水平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计算机便应运而生。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也是市场需求在起作用,最早期的互联网其实是美国部门内很小范围内的局域网,在市场对于信息传递快捷性的迫切需求下,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工业制造业。
工业4.0提出物联网支持下的智能化工业制造,也是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反逼工业升级。在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质同型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市场进入个性化的消费时代。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生产商家必须改变对客户的服务模式,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但要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压缩产品的上市时限,还要能实现一键式的客户定制功能。市场的新变化促使商家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对传统工业制造进行升级改造。过去沿用的许多手段已经不能保证市场的竞争优势了,智能化制造成为竞争的高地。正如海尔家电集团副总裁李攀所说的那样,“未来是个性化定制的时代,智能制造是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唯一途径”。“未来必然是个性化定制时代”的判断已经基本上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公认,像“麦肯锡”这样的国际咨询机构也认可这样的发展趋势。
所以可以这么说:市场需求是推动工业制造业升级的根本动力,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是工业制造业革命的终极目的。虽然工业4.0的提出有其他许多原因,比如国家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挤压、从金融危机中突围等,当市场需求恐怕是最基本的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