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间采失江山,却屡屡失手

经常有管理者说:“我只是想要一名间接采购员,只要会找供应商、下订单、讨价还价就可以了,只要会干活就行了,没有要招聘一个多高级的人才。“

后娘养的间接采购

有一个职能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这就是间接采购。我们经常开玩笑说间接采购是后娘养的,没人亲,没人管,烂活、脏活都是间接采购的活。

间接采购采购地位通常比较低下,大家的普遍认知是,花钱找供应商买东西谁不会;而且像那些专业的采购领域如选择广告公司,采购部似乎还不如市场部了解供应商市场呢。间接采购常常只被看作是一个流程部门,下订单,催货,填报表,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职能。更有甚者,很多部门和人员视间接采购为业务推进的绊脚石,公司流程的降速者。

间接采购的特点

企业采购通常分成两种产品或者服务,一种变成了商品卖给顾客,另外一种自己用,支撑公司整个运营。卖给顾客的,叫做直接材料,或叫做生产材料;留着自己用的,叫做间接材料,或叫非生产材料。间接采购在整个企业的采购额比例10%~20%左右,甚至更高。间接采购通常包括:MRO,维护, 修理, 和运营的需求;行政类采购,如办公用品,福利,班车等等;差旅采购,包括酒店,机票,保险等等;IT 采购,计算机,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开发等等;服务类采购,包括市场活动,展会,人事外包,猎头服务等等;固定资产采购与租赁, 比如车辆,压缩机,吊车等固定资产;设施型固定资产的建设、采购与租赁,比如厂房、办公室,以及维护等;物流采购···

间接采购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公司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运营环节的每个活动。品类繁杂,一个小公司,要买的东西就有成千上万种。间接采购产生的成本通常计入运营成本,即费用;一般不会纳入产品/项目成本。

间接采购的重要性

首先,间接采购额占企业支出的10%~20%,分散到每个品类每个部门可能看起来不多,合并起来10%-20%就是个很大的数字了。

每节约1元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就是增加了1元的净利润,这与直接采购是一样的。假设一个企业,员工数1000人,营业额是10亿,净利润5%,就是5000万净利润,人均净利润5万/年。

总采购额6亿(其中间接采购15%,6亿*15%=9000万),如果间接采购降本10%,9000万*10%= 900万,企业净利润 0.59亿/10亿=5.9%,增加了近1%的净利润率。间接采购5个人,人均创造净利润160万。900万是什么概念,可以再请两个5个总经理了。还说间接采购没价值?

其次,间接采购对客户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管理者或者领导者认为间接采购主要是针对内部用户的,所以对客户体验影响不大。再往细节里思考,比如生产设备、生产辅料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和运营成本?我们的办公设备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展会与市场广告是不是会影响公司的品牌推广、形象?而保洁、食堂、差旅等等这些不起眼的服务与员工满意度息息相关,员工满意度又有服务客户的意愿息息相关。

好想管、不会管、不想管、不能管、管不住

好想管。间接采购看起来很简单,对业务的影响又不那么直接,既好插手又好玩,还能彰显权力,还有利益,所以好想管啊。间接采购很容易成为管理层加塞供应商的地方,反正什么垃圾供应商都可以塞进来。

不会管,间接采购内容繁杂。形形色色的需求,可能是标准化的需求,又或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比如服务类采购又比较难以衡量品质,所以基本上用户说好就好。这个可以参考“采购说,我好难;总经理说,我也好难”的案例。因此对与很多管理者来说,间接采购太难管了,那就选择放弃。

不想管,很多领导认识不到间接采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们觉得间接采购很简单,随便哪个助理或者秘书都能做好,也就没有专业采购人员什么事了。

管不住,间接采购的决策权归属容易出现问题,用户在这中间的影响力很大,甚至很多东西都是用户在决策,采购只是在配合下订单。很多领导觉得清关难断家务事,由他去吧。

不能管,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间接采购作为利益分配的筹码,因为间接采购不进项目、产品成本,也不会对业务造成明显的冲击,所以一般老板或者总部不会太敏感。所以间接采购很容易成为各个部门领导分田割地的地方。一管就乱,所以不能管。

总之,间接采购对于很多领导者来说就几种情况:不会管、不想管、不能管、管不住,像不像后娘养的?通过一个企业在间接采购的人员配置情况,大致可以看出企业对间接采购的重视程度。

著名企业IBM

在IBM总部采购管理层中,除CPO外有7个人,其中三位是负责间接采购的,占比43%。而直接采购也是3个人,包括了战略采购、直接采购、和运营采购。间接采购与直接采购管理层人数一样。

在IBM 2001年的供应链分析报告中提到,IBM公司采取1+8的模式,即1个全球采购中心+8个区域采购中心。420亿美金/+300供应商/ 31万员工/+3000采购/人均1400万美金。92%的订单无需人工操作,E-po平均完成时间小于1小时,95%的采购额集中化管理。

在这样一个规模的公司里的采购管理层里中,间接采购管理人员达到了近一半之多。可见IBM对于间接采购的重视程度,也间接反映了了间接采购对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您忽视的,可能是要命的

为何很多总经理屡屡失手间接采购? 因为他们不重视甚至看不起间接采购,或者将间接采购作为权力和利益分配的披萨了,或者没有用对人。在案例“总经理说,我太难了!”中,总经理败走间接采购(当然他可能觉得是战略放弃),接下来就是在各个区域节节败退。为什么间接采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首先,间接采购覆盖了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透过间接采购的管理,管理者非常容易看穿每个环节运营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观察每个负责人在“权与利”这件事上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放弃间接采购某种程度意味着放弃对运营的细节把控了。

其次,间接采购的复杂性,我们在前一个章节讲述过,这种复杂性会导致“采购难做,采购难管”的特点,管理层如果不重视,决策权极其容易落在用户手里,采购人往往选择躺平,只处理订单和走一下流程了。

再者,间接采购的全民化风险。如果管理层不愿意在这上面分配一些精力,结果很容易出现“全公司做采购”的局面。全民做采购,本质上体现了公司权责不清、流程混乱,进而会激发公司整体的权责和流程混乱,大家都开始模棱两可地做决策和行动,笔者见过最糟糕的情况就是,除了采购不做采购,其他人都在做采购。

第四,管理者寄希望于通过权力的分配来达到平衡的愿望一定会落空。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宠幸的人越来越放肆,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高,故意通过放水来平衡利益是非常危险的。 不要以为这种事只会在间采发生,慢慢也就延伸到直接采购了。

第五,间接采购对客户的影响是巨大的。间接采购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运营成本,还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品牌形象,更是与员工满意度息息相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就是 “失间采,失江山”,失去间接采购控制权,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失去对运营层面的控制和管理的机会,也会摧毁领导者辛辛苦苦建立的领导力,企业的权责不清与人为制造混乱,在间接采购行为发生的问题也会很快蔓延到直接采购,紧接着企业内部的问题会以让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到客户,形成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