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发现,其实牛总和他一样,胸中早就在酝酿这一计划。照牛总来看,改变M公司的沟通问题,不仅仅是进行一些重视沟通的培训,引导、开放一些沟通渠道,或者对管理层进行教育那么简单,他的“胃口”似乎更大——借机将M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一并解决。
这显然是一项浩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因为M公司的企业文化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理念的清晰程度以及与战略的匹配程度到企业上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以及企业文化部本身的职能定位、工作思路等方面都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新公司的融合、改善沟通计划的启动,在推进公司沟通状况改进的同时,也必将引发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其实,张超也认同牛总的观点,不从根本上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经过几天的思想碰撞,他们俩将“改善沟通计划”的焦点锁定在建立有效沟通的企业文化和沟通机制两大核心上。
他们提出以下几点改善目标:
(1)创建有利于有效沟通的组织文化。进行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观点、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是管理沟通的最高形式。
(2)建立有利于沟通的机制。首先,要在制度上对沟通渠道予以确认,这将有助于明确部门的界限和功能地位,从而避免对沟通的模糊认识。其次,在制度上将权利通道和信息通道界定开来,以维护组织活动的协调和有序。
(3)拓展沟通技巧。沟通方式和技巧直接影响着沟通效果的好坏。
(4)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近年来,沟通的技术支持日新月异,电子沟通成为主要且高效的沟通方式,其主要原因是手机通讯、电子邮件、视听会议和组织内的互联网或局域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沟通不但显著改变了沟通模式,降低了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成本.提高了灵活性,而且正在改变组织的结构和整个管理程序及模式。
【分析】
组织内部沟通不畅直接制约着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在《管理学精要(第六版)》中,安德鲁·J·杜柏林总结沟通的障碍包括八个方面:①较低的积极性和兴趣;②不适当的语言;③防御型沟通;④不诚实的沟通和争吵;⑤非言语的沟通不够;⑥信息过多;⑦沟通技术欠佳;⑧电子通信问题。
此外,为了促进实现管理沟通的有效性,美国著名管理沟通理论家查尔斯·E·贝克提出了在组织沟通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也从另外一面反映了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查尔斯·E·贝克提出在沟通中要遵循以下十个基本原则:
(1)组织是一个系统,组织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或变动都会对整个组织产生连带的影响。
(2)沟通指组织中被理解的信息而非发出的信息。
(3)组织中的人们不可能不进行沟通,即使沉默也传达了对组织的态度。
(4)沟通是一个包括状况、假设、意图、听众、方式、过程、产物、评价和反馈的修辞过程。
(5)沟通是一个涉及思想、信息、情感、态度或印象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的影响取决于它所影响的重要层面:策略的、战略的或整体的。
(6)沟通是一个涉及个体、组织和外部社会多个层面的过程。
(7)沟通构成了组织的生命线,传递组织的发展方向、期望、过程、产物和态度。
(8)组织中的沟通氛围会促成防御性沟通或鼓励性沟通。
(9)鼓励性沟通为开放式,防御性沟通为封闭式。
(10) 管理者对组织内部沟通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了解沟通过程和沟通氛围,管理者不仅可以促进有效沟通,而且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