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第五层觉知:攻关动作必须要求反复做

(一)变革前:改善措施无时间与频率的要求

:变革前的问题是制订的改善措施没有明确的频率要求,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不强调动作的反复执行。

(二)变革后:明确改善动作的频率

:如上文所讲,这些品质问题其实是管理问题,解决的动作也都很简单,关键就在于大家能不能频繁、重复去做,所以我们推出动作的时候,明确了动作的频率,如要让员工清楚多长时间做一次。以颗粒问题为例,考虑是不清洁导致的,那么我们的动作就是每周三、周日这两天一定要进行清洁(如表2-5所示)。

 

表2-5颗粒不良的改善动作表

不良点

不良原因

改善措施

颗粒

1.烤炉不清洁,灰尘、杂质多,造成喷粉颗粒不良

增加每周三、周日下午的喷粉烤炉清洁,先用气管吹,再用拖把拖

2.传输带和挂具不清洁,灰尘多,造成颗粒不良

每天定时对传输带和挂具进行清洁,并制订清洁追踪卡,每天进行记录

3.打磨后,未清洁表面,造成颗粒不良

改善加工流程,将原来的打磨前清洁表面的动作调整到打磨后

4.回收机、电泳线过滤网不清洁,灰尘、杂质多,造成颗粒不良

每天早上8:00上班前,清洁及检查一次回收机过滤网;每天早上把电泳线过滤网抽出,用清水冲洗,每天更换纯水

5.员工鞋底不清洁,灰尘、杂质多,造成颗粒不良问题

购买专用拖鞋,员工每次进入喷房要穿上专用拖鞋,防止带来灰尘

6.工件无上线前全检,造成颗粒不良

制订上挂前物料全检动作控制卡,对每次上挂物料进行全检,确保上挂物料是良品

规定一个星期必须有两天要清洁,设置一个解决问题的频率。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就这个星期两次,而是要每个星期两次,所以一个星期两次跟每个星期两次,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频繁地做,一个是只做一次。

:对,包括传输带、回收机、电泳线过滤网的清洁也是每天进行,换拖鞋是每次。明确这样的频率,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件事情一定要频繁去做。

通过这么多的案例,我们可以证明一点,就是解决问题的频率比力度更重要,频率产生力度。像水滴石穿一样,只有频繁地做,才能够把问题解决。

实际上,像勤打扫才能保持干净这样的道理谁都懂,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这么频繁地做呢?你觉得他们不能做到频繁,这个障碍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人的一种习惯、习性在起作用。应该说,要员工频繁地做是一种反习性的过程,而且企业变革前的习惯是随意检查或者不检查攻关动作是否执行。

员工会不会这样做,其实核心还是在于企业会不会这样查,不查他当然就不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