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的基本属性
工具的基本属性表2-21所示。
表2-21 工具的基本属性
联动工具 | 报纸、刊物、文化故事集等 |
周期评级 | 新媒体运营可以常规化运营,设定发布周期,但不受其限制。它更注重消息传播的及时性、精准性,推广节奏可根据大家的反馈,灵活调整发布主题、周期等 |
主体与客体 | 企业员工、离职员工、潜在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关注企业的所有人员,如竞争对手 |
(二)什么是新媒体
目前,对于新媒体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由此看来,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它应该是动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习惯的变化而逐渐拓展、衍生出来的新媒体技术、媒体形态、媒体产品、传播方式等媒体行为。
从媒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划分:
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
广播应为第二媒体。
电视应为第三媒体。
互联网则被称为第四媒体。
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随着移动设备的革新,4G时代的普及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将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第五媒体在这个跨时代进程中有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当下主流媒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
(三)工具作用
多样化的新媒体,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文化理念等核心理念变得更具体,形式更多样,风格更容易被员工接受、认可,并乐意传播。
高度开放的新媒体,传播主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针对同一话题可在线交流,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激发主人翁意识,助力企业文化建设。
平台化的新媒体有着强大的链接功能、展示功能,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企业品牌、经营理念、企业里程碑。
(四)基本原理
导向性: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衡量企业行为的对与错。
思想性:彰显企业家管理哲学、经营理念等核心思想。
代表性:代表着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命。
互通性:无论是企业发声还是员工自传播,表达的是统一的信念与价值追求,反映的是企业的格局、态度、能力。
总结性:将企业家核心思想提炼出来,并结合当下企业热点事件进行总结性包装,提升理论高度、影响力。
(五)新媒体的四大传播特点
1.交互性传播
新媒体传播不再是单方面传播,而是双向影响,之前的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都是目前的发布者,是连接企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融合传播
新媒体表现形式不再单一,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信息,采用多样化表达方式,立体化呈现新闻内容,增强员工(粉丝)的黏性。
3.实时传播
新媒体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并消减了传统媒体在时间、速度上的阻碍,员工(粉丝)可随时随地了解企业动态。
4.互动传播
新媒体打破了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层级沟通,真正建立无缝沟通,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及时被反馈,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感,激发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