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介绍了一位客户张三。张三是做食品行业的,他的产品市场需求很大,不缺订单。老板本人有一种匠人精神,用了三年的时间,产品从原材料的选取、配方的调制、产品的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用优质的原材料、科学合理的储存方式、绿色健康的制作,把产品做成了艺术。凡是吃过的人,总是忘不了那第一次入口的爽快与独特的自然口味。
为了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有专门的厂房生产、包括食品行业的QS。张三在租厂房、根据QS的标准重新修建厂房,以及生产运营方面还需要一大部分资金,由于前期的研发和市场的匹配已投入近600万元,他自己已经没有多少资金可以投入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两个好朋友有资金,也看好他这个项目,想就此投一些。A为资源型股东,在全国来说都有很多的资源,可以为他后期的发展提供一些支持,想投入100万元,占30%,但是只是投钱,后期并不完全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B有能力,也可以全身心投入这个工作,可以投一部分钱,占15%。老板本人之前听过一些老师讲过的股权课程,感觉这样不太合适,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合适。
非常感谢朋友的推荐,有缘分坐在一起帮他探讨这个问题。张三之前做的工作都基于自己的个体店面,现在因为有A和B两个人的加入,需要注册公司。大家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是我们三个人共同创业,A和B会认为我们应该按投多少钱占多少股。虽然是要注册公司,但也不能否定前期张三的付出,而A和B两个的角色在股东类型中,和张三是有些区别的,他们属于后加入的股东。针对他们合伙的这种情况,应该按照如下正确合伙的方式步骤:
第一步:张三要对自己的公司有估值(前期的付出),也就是要知道你的公司值多少钱。
第二步:考虑针对引进其他股东计划拿出去多少股份。
第三步:根据前两步计算出股份的价值。
第四步:根据A和B的能力和公司目前的需求,衡量谁的贡献大,根据贡献分配比例。
第五步:交纳入股金。
第六步:办理相关股权转让手续。
当然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细节和过程肯定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公司的价值。这个老板前期投入已经有600万元了,按最低算,公司也值600万元,30%的股份就得180万元。而且后续他会有订单,就等着生产出来就可以收款了。还有他之前的客户,重要的是之前市场对他食品的认可,这就是品牌,这些都属于无形的资产,也是可以估值进去的。按照他的这些情况,公司估值1000万元也不为过,那30%就相当于300万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只是投资型股东,建议是投大钱占小股,那怎么算A投100万元,也不可能给到30%的股份。可以考虑,投入30%的资金(假设公司估值600万元,即投180万元),占股10%,可以分红30%。这样比较合理。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到底怎么知道自己的公司值多少钱?我个人的看法是,在适合的估值方法下,简单计算出自己的公司价值外,可以双方沟通,达到彼此都认同和接受的一个合适的范围值,就是可以的。关键在于老板要清楚知道自己公司可以卖到多少钱,股权到底值多少。不要因为缺钱而着急收钱,别人提多少都答应,等你后悔的时候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