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针对传统渠道的调研结果,进行分业务,分片区,分网点的不同维度分析:

分业务:下属网点的拜访频率、作业时间、在途时间、店内时间等。
分片区:明确责任市场边界,精确到街道描述。
分网点:网点等级、网点渠道类型、是否费用投入等。


(五)第五步:由点定线,确定线路

制定拜访顺序,线路之间规划要合理。

拜访的同时验证线路规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微调。

定线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类型的网点需要不同的服务政策,当天线路中要特别标注。     

六)第六步:落地实操,指标量化跟进


坚定不移地按照线路拜访,做到高质量的拜访和深入的沟通,在增加客情基础,同时明确拜访频率,重点网点可以做到一天一访。
市场作业标准化执行,要不断培训和矫正,让业务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空白目标网点开发执行,设置开发目标,由易到难,给予人员激励。
合作网点增加SKU,设置主销产品和辅销产品店内SKU数,制定考核。


(七)第七步:数据化跟进,不断完善,确保结果


深度分销走到这一步初步完成,接下来的是一场持久战,利用终端数据化系统规范业务员的销售动作及加强市场操作过程化管理,确保达成既定目标。
持续的绩效考核:数据化确保第六步量化指标达成,不真实的激励比不激励更加可怕,所有的激励必须在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行,确保深度分销的落地执行。
持续的检核机制:执行力就是不间断地跟踪和检核,办公室人员和主管人员相互配合,办公室文员负责后台系统检核,发现异常,告知主管人员实地了解,形成一套检核激励标准。
网点监控机制:通过终端系统不间断的关注网点的陈列情况、库存情况、货龄情况、竞品整体表现情况等,确保强化市场作业标准和提升终端服务的目的。
结果反馈:赵总通过一周的时间把深度分销重做了一遍,网点增加了五百多个,新增线路二十条,新增业务员三名,终端执行逐步标准化,售点销量在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市场氛围和团队氛围有了很大的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赵总的生意一定会重回巅峰。  

写此文的目的并不是排挤新型的营销模式,只是想告诉厂商,就国内目前的市场形态,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完全取代深度分销,厂商更应该拥抱新事物,并且活在当下。
经销商经营一线品牌,产品具备强大的品牌力和动销力,做好深度分销,销量不必担心;经营非一线品牌,做好深度分销,延伸到做好深度动销,也不必担心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