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很大,对品类选择和营销策略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显性需求:文化催生独特品类
比如印尼、马来西亚有大量穆斯林群体,穆斯林宗教服饰(尤其是女装头巾)是当地一个很大的品类,在国内基本没有,但在当地需求旺盛,把这类产品做明白,就能抓住独特的市场机会。还有墨西哥的 “亡灵节”,提前 2-3 个月就要备相关产品,这也是当地文化催生的特定需求。
(二)隐性需求:文化带来的消费偏好
这需要在运营中慢慢总结,比如东南亚女性和中国女性一样,甚至更在意 “变白” 这个需求,我们做的美妆产品,不管是护肤品还是彩妆,必须突出 “变白” 功效,哪怕功效不显著,只要没有 “变白” 卖点,基本卖不出去。当地美妆产品看似和国内功效差不多,关键词、成分(烟酰胺、谷胱甘肽等)五花八门,但最终都指向 “变白”,这就是隐性的消费偏好,不了解这一点,在东南亚美妆市场很难立足。
还有像美国市场的圣经产品,有人做出几百种品类,针对不同教派、不同人群(比如黑人)、不同场景(结婚)设计,就是深挖文化和消费习惯带来的创新空间,跨境电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挖掘目标市场的隐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