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从来就不是靠完美取胜,只要比竞争对手少犯一些错误,你就会有优于对手的业绩。
不管一个管理咨询顾问是否愿意为一个企业做战略、结构等方面的咨询,最后都会变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做个人咨询。像围棋一样,你也可以为企业的经营者分出段位来:有一些根本就不入段,大部分在中低段位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高段的水平。而高段的经营者与常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几乎不犯前者常犯的错误。
这让我想起在德意志银行工作时听到的一个传闻:
当总裁私下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坦然回答:因为他的下属里十个有八个不合格,而他的竞争对手却是十个经理九个有问题。
这话虽然有些刻薄,却说明了一个管理上的道理:管理企业从来就不是靠完美取胜,只要比竞争对手少犯一些错误,你就会有优于对手的业绩。
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与外国人、国企与民企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经营者最常见的错误是:
1.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2.以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永远延续下去。
3.不能及时地换掉已经明显不合适的人员。
4.过早地放弃一个新的尝试。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这四种错误:
1.如果一个经营者说,他希望他的决策能得到大部分员工的赞同,因为这样才可能推行下去,我想大部分人会表示同意。但问题是,现实常常并不具备民主决策的条件,或者因为时间的压力,或者因为不同位置员工不同利益的矛盾,或者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考虑。现实要求一个企业的经营者经常做出一些“孤独”的决策,很可能这些决策在开始时不能得到多数人的理解和认同。但一位经营者若没有独立承担决策责任的勇气,也就没有明确、迅速的决策能力。由一位优柔寡断的经营者领导的企业,在一个靠速度取胜的竞争环境下是注定要失败的。
2.第二类错误是以为现在的模式或者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永远延续下去。我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过去一直这样,才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你为什么要求我们改变呢?如果改变了,我们不是要冒很大的风险吗?企业面对的现实却是,过去的成功模式已经不足以应付今天的竞争环境:你曾用广告炸出一块市场,但今天你的竞争对手的广告投入比你更多;你标榜“质量或服务取胜”,但今天你的竞争对手做得比你更好。经营者应该面对挑战,找出新的成功模式,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成功和寄希望于过去成功的延续。
3.通常,一个经营者知道自己的某些下属已经不适合新的竞争环境,但碍于情面或出于内部权力斗争的考虑,不愿换掉本来连他自己也认为应该换掉的人。在忠诚与能力相冲突时,经营者通常选择忠诚的人。但这样的决策越多,总裁自己的工作量就越大,工作效率就会越低。他会发现,他越来越没有办法把工作授权给下级做,下级虽然忠诚,却做不了很多事。
4.我也看到许多因为过早地放弃一个本来可以成功的尝试而失败的经营者。通常,所有的人尤其股东或上级,希望一个企业能在短期内改变其面貌,但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我们过高地估计我们在一年内能做到的事情,却过低地估计三年内能达到的目标。一个新的局面打开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惜有太多的经营者没有坚持到新的尝试有些结果就自己退缩或迫于压力而退出。结果其工作的果实被下一任不费力气摘取。
一个高段经营者既不优柔寡断也不刚愎自用。因而,他能成功地避免上面这四种常见的低级错误。他善于管理自己,也善于利用下属的长处并最大限度地授权给下属。通过管理体系的力量和个人的决断力,他能领导企业用新的模式应付新的局面。
宋博士经营微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投入了一点就想要回报,但得不到任何回报的人。“五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可能的。“十分耕耘,十分收获”才比较接近现实。
◎人往往给自己定太低的目标。就像跑步,你本来可以跑3000米,但跑了2000米就停了下来。大部分领域的成就不是最有天赋的人取得的,而是给自己定了高标准并且坚持做下来的人取得的。
◎很多人的问题是不能坚持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这时我们往往责怪自己没有定力。锻炼自己的定力当然好,但如果做不到,不妨试试宣布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邀请大家监督你。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部分人会努力坚持。很多人能坚持写“围脖(微博)”,可能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