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生存

20年前和我同一时期办企业的那些人,现在都去哪儿了?有的停产了,有的倒闭了,有的改行了,有的跑路了,这是为什么呢?

 

20年前,我刚从机关辞职办企业的时候,只有几间厂房,三十多个工人和几十万元的设备,一年的利润也就几万元。20年之后,我们公司发展到一百多人,有几千万元的设备,每年的产值近亿元,利润达几百万元。虽然我们的步子迈得不是很大,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很稳健。

回过头去再看,当初和我们同期创办的企业,已经没有几家了。他们有的起步比我早,有的起步比我晚,有的规模更大一点,有的规模更小一点,有的我认识,有的我不认识。可是现在,他们都去哪儿了?没事的时候,我一个个去想。碰到熟人或客户,也经常会问,某家企业状况如何?某个老板去了哪里?我很快发现,很多当初和我一样意气风发、摩拳擦掌的创业者,都陆续退出了“江湖”。有的停产了,有的倒闭了,有的改行了,有的跑路了,还有些更可怜的老板,破产之后,到小区当保安或到街上卖水果。

有一组数字,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中国有四千多万家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60%GDP(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总额,提供80%的就业岗位。但有统计数据表明,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7年,而欧洲和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2年。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曾作为MBA 教学案例的中国优秀企业,现在有80%已经倒下了。

这就像一次没有终点的长跑,起跑的时候,人很多,有些人跑得很快,有些人调门很高。但跑得越远,掉队的人就越多。一些人掉队了,但仍然跟在后面跑,只是和跑第一的人的距离越拉越大。还一些人跑了一段路程之后,就没有力气再跑了,于是撕下号牌,穿上外套,悄悄地回家了。也有的因为运动过量,缺氧晕倒,被救护车送去医院。只有一部分人,一直往前跑。他们的速度不一定很快,但脚步一直很稳,遇到沟,能跨过;遇到坎,能迈过,而且越跑前面的风景越好,越跑自己的身体越壮。当然,在跑的时候还总会有新的选手参与进来。

到底是半路掉队的人多,还是坚持下来的人多?我估计,掉队的人要比坚持下来的人多。人们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厂长的工人不是好工人。我没有当过将军,不知道当将军的滋味,但我知道,当厂长的滋味绝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受的。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且不说,一着不慎,就可能翻船。眼看着自己多年积攒的血汗钱,转瞬之间化为泡影,放到谁身上,心都会像刀割一样疼。

没有一种产品自己愿意滞销,没有一家工厂在家愿意停产,没有一个老板自己愿意赔钱。可到了市场上,总会有一些产品滞销,总会有一些工厂停产,总会有一些老板赔钱,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企业家,我们不愿意空谈。但自己的心里一定要清楚,企业的宗旨是什么。这个宗旨,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因为企业的存在,要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到各个企业就是,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产品千差万别,但目标完全一致,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增加社会财富,实现自身价值。这个宗旨,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加企业或哪一个部门确定的,而是通过多年的实践,由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遵循这个宗旨,你就会成功;脱离这个宗旨,你就会失败。

说得再具体一些,做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定要给客户创造价值!一家企业要想生存,至少要有80%的心思都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