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工序管制状态、生产物料采购等环节。错误的操作方法、不良物料及错误的设计都可导致不合格品产生。具体说来,不合格品的产生与方面有关:
(一)产品开发与设计方面
(1)产品设计的制作方法不明确。
(2)图样、图纸绘制不清晰,标注不准确。
(3)产品设计尺寸与生产用零配件装配公关不一致。
(4)废弃图样的管制不力,造成生产中误用废旧图纸。
(二)机器与设备管理方面
(1)机器安装与设计不当。
(2)机器设备长时间无校验。
(3)刀具、模具、工具品质不良。
(4)量具或检测设备精确度不够。
(5)温度、湿度及其他环境条件对设备的影响。
(6)设备加工能力不足。
(7)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当。
(三)材料与配件控制方面
(1)使用未给检验的材料或配件。
(2)错误地使用材料或配件。
(3)材料、配件的品质变异。
(4)使用让步接受的材料或配件。
(5)使用替代材料,而事先无精确验证。
(四)生产作业控制方面
(1)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
(2)操作员未经培训上岗。
(3)未制定生产作业指导书。
(4)对生产工序的控制不力。
(5)员工缺乏自主品质管理意识。
(五)品质检验与控制方面
(1)未制定产品质量计划。
(2)试验设备超过校准期限。
(3)品质规程、方法、应对措施不完善。
(4)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5)高层管理者的品质意识不够。
(6)品质标准的不准确或不完善。
不合格品是企业不愿看到的,但又是很难避免的,因此企业要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原因后才可以实施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