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绪管理的基础:正确看待情绪的作用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凭感觉走进一个认知上的陷阱:只要是积极的情绪就是好的,负面情绪一定不好。果真如此吗?

单说常见的消极、负面情绪,先自问几个问题:

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表达过愤怒,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从来就无视内心的恐惧,这个世界又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从来就不曾倾诉过悲伤,这个世界还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焦虑,这个世界可能怎么样?

……

再看以下两个具体的场景:

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初入行的培训师)都梦到过自己走上讲台,脑子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讲不出来的场景,这就是一种焦虑的情绪。即便我们可以讨厌这种焦虑的感觉,但是,恰恰是这份焦虑,促使那些理性的人想办法做更充分的准备……焦虑在这个时候带给我们的是一分力量,激发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机。

小明出门前,家人总是嘱咐他路上小心,可是他听多了总不放在心上。有一天他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没有注意,被车撞了,万幸没有太大的事,很快就恢复了。但当小明每次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都会有害怕的感觉,于是将家人的叮嘱牢记心头,每次都小心翼翼,左看右看之后才敢走。这就是“害怕”情绪带给我们的力量,增强我们的某些记忆,有时候会帮助我们避免危险。

还有更多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碎片场景:

婴儿或者小孩子有时候会哭,他们没法用语言说清楚到底怎么了,但抚养的人就会意识到孩子不舒服了、难受了,可能是饿了,或者尿布湿了不舒服,或者生病了,有了这些信号,就能对孩子做出及时的回应。

培训师对课堂现场的掌控,很多时候就依赖对学员情绪的把握。

很多培训方法的有效实施,也同样受到培训师情绪运用的影响……

所以,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情绪对人都是有重大作用的——所谓的负面情绪也许换个认知,它就是力量的源泉。

当然,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情绪只能起到信号提示作用,情绪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执着于情绪,就有可能出现副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对情绪进行适度、有效的管理就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如此便是:

情绪纵有负与正,但说价值两相分;

执着于此实无益,行为结果方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