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反思能力-班组长自我点检能力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生产设备、物料品质、员工请假等异常内容,面对着这些异常,班组长必须要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与总结是不同的,反思是针对问题点,如何持续改善问题,总结是有收获有不足。

在第一篇里面说明了班组长的标准作业内容,标准作业明确了班组长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并没有明确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班组长的反思能力强调的是班组长需要明确每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且将他彻底的完成。当班组长没有按时完成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时,班组长需要反思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能够及时的进行改进。

表2-1-1 班组长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精益班组长经常反思自己班组的指标问题,为什么今天的目标没有达成?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么多的品质问题?为什么人员离职率这么高?

首先,班组长要“以铜为鉴”去“正衣冠”。“以铜为鉴”就是要自己观照自己,“正衣冠”就是要纠正自己灵魂的“衣冠”—言行,也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静”。班组长要充分的利用“静”的机会,比如早上10点的时候,比如下午15:00的时候,比如晚上下班结束的半个小时,班组长的标准作业表里面不应该100%的将所有的时间都进行标准化,而也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班组长进行思考。

其次,班组长要“以古为鉴”去探究成败的原因。所为“古”,是指过去。相对而言,一切事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过去。比如我现在所说的东西,一说出来就意味着成为过去。所谓话一说出便难以收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做出的产品,开过在会,大千世界,哪一样东西既已存在,就是过去,都可作“古”。班组长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反思上午的效率为什么那么低?前一个小时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不良?

最后,班组长要“以人为鉴”而“明得失”。人,最难认识的莫过于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难能可贵。怎样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作比较。“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与别人一比,便知自己是优是劣了。比较得越多,对自己的认识就越丰满。班组长再和别人进行对比的时候,其实对比的是班组的指标,首先需要和目标与标准进行对比,对比实际产能和目标产能的差距,对比实际良率和目标良率的差距,对比这个月异常时间和上个月异常时间的差距。

班组长不应该不把问题当问题,当班组长面对出现的问题不以为然的时候,往往是班组长缺乏对问题的反思能力。如果一个班组长能够每天进行反思,班组长一定会成长很快。反思一定是在事后进行反思吗?其实不然,反思可以分阶段、分小时的进行反思。比如班组长今天的工作8小时的目标是800个产品,那么每个小时的目标应该是100个产品,当上班8:00-9:00的时候,生产的产品数量为80个的时候,班组长就需要反思为什么这一个小时的产能这么低,需要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做什么对策来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所以说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很多人是在事后进行回顾,反思不仅指事后回顾,还指的是在行动中反思。如何在行动中进行反思呢?关键在于班组长要随时问自己正在完成什么目标,正在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问问题当前解决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么做?接下来怎么做会更好,这是反思的关键内容。比如班组长在制作产品的时候,生产数量为80个每小时,班组长仔细分析了加工过程中的瓶颈工序,对瓶颈工序进行了改善,在下一个小时,当班组产能提升为95个的时候,说明班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反思。如果班组长下班后进行反思,那么今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改变。所以说,反思的刻度要小,而且要时刻关注班组产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