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业期,在生存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创业者必须面向客户需求推出具有差异性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很自然就形成了客户导向的研发运行机制。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虽然一直在强调市场导向的理念,但在新产品开发实际工作中并未有效体现出市场导向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尽管成立了市场部,但主要精力是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和新产品销售推广,而不是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无法提供有效的客户需求信息,对竞争情报了解也很不充分。
■由于前端部门无法提供系统、明确客户需求,只能由研发中心根据模糊的、不系统的需求,想当然地定义产品设计需求,这样定义的需求难以有效反映客户的实际需求。
■产品立项往往根据销售部门的反馈或者老总随机提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不到30%。
■产品开发项目经理主要关注产品能否推向市场,而不是能否取得市场成功。
IPD体系提倡以下理念和措施:
■市场导向是客户群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的结合和平衡,而客户群需求导向方面容易出现三种典型的误区:一是特定客户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被动的客户需求导向,二是销售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销售和短期导向,三是我们做什么就给客户推销什么,这是自我导向或技术导向。
真正的市场导向是基于细分市场客户群的导向,既然把他们放在一个细分市场,也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需求,把这些共性需求作为新产品开发依据。
■加强市场部建设,让市场部回归本源的定位,即市场信息、规划、品牌、推广四个方面的职能定位。在信息方面,一是加强客户需求收集、分析和传递工作,二是专门设立竞争情报主管,强化竞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
■打破职能化壁垒,建立市场导向的产品管理组织结构。职能组织结构因为部门利益的局限性是很难做到市场导向的,所以需要在职能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团队组织结构。这些团队直接面向市场进行决策、规划、管理或执行,直接对市场成功负责。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机制,而且具体体现到了日常的研发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