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确保人才供应链的安全

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内外部不确定性,树立企业总体的安全观尤为重要,其中,人才安全观应该提上日程。尽早规划与实施人才供应链建设,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企业安全观”的树立

近日看到一份总体国家安全观图鉴,以长图的形式,展示了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内容,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由此,我联想到企业的实践,是否也需要有一个总体“企业安全观”。企业为什么需要安全观,主要是为了企业发展的韧性,能够对抗内外部环境(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增强“反脆弱性”,在不确定性面前,能够活下去,活得好,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扛过寒冬,迎来春天。

企业发展的韧性来源于安全稳定的市场、产品、销售、现金流、供应链、运营、人才、科技等支撑。

 

(2)人才供应链的韧性

在企业的总体安全观中,除了现金流、科技的安全外,人才供应链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才供应链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持续性的运行,有足够的韧性。人才供应链的安全,首先在于人才供应的充足性,包括内部人才供应、外部人才供应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供应渠道的有效性、丰富性、持续性。

内部人才供应,更多体现在人才调配、人才培养(如应届生培养、管培生项目、干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继任者计划)等,最终体现应是内部“人才济济”,能够满足企业近期与中长期发展所需。外部人才供应,更多在于外部招聘(应届生招聘、社会招聘)、用工模式(自有员工、外包、实习生、顾问等)。

企业需要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内外部人才供应模式,并发展出人才供应渠道的组合。然后,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跨度,做好人才的规划,并按照目标有序实施:在外部招聘和储备什么岗位、数量多少的人员;在内部培养什么岗位、数量多少的人员,用多长周期去培养。

人才供应链的建设,应该是一项常态工作,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定期审视进展状况,确保人才的“活水来源”与“库存水平”。人才供应链要尽量往上下游延伸,就是企业的人才需要更早的进行规划与定制,比如企业与大学、职业技术院校合作,联合、定向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还可以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在人才培养、发展方面开展合作。当然,企业的产业也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在产业延伸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才的延伸。

 

(3)人才供应链建设要形成生态

人才供应链的安全机制建设,最重要是形成一种生态,这种生态要实现的效果是”近悦远来“。人才供应链建设,背后也是企业的人才观、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论语·子路》中有这么一句:“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即近居的人悦服,远处的人慕化而来。形容政治清明,远近归附。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沈诸梁因封地于叶被称为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叶公向他请教怎样治理一个地方。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告诉他要先让境内的人民欢悦无怨,于是远处的人就会慕名而来投奔。

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就要起到这个效果,内部员工认同公司文化,不愿意离开,然后你才能吸引外部的人才前来加入。内部是芬芳的百花,才会吸引蜜蜂蝴蝶等纷飞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