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核指标要向合规化发展

在有关“医药代表备案制”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指出,医药代表不能承担销售指标,不能通过任何方式了解处方情况。这就给原来的结果导向的考核方式带来了挑战,必须加大对过程的考核。那么,过程考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应该包括:拜访率、学术活动开展后的回访计划落实情况、医学项目(如征文、试验、调研报告等)的推动情况、其他客户需求的回馈情况等。以下为某企业的代表薪资结构及考核方式。

代表的薪资构成为三部分:基本工资+季度奖金+年终奖。

其中,季度奖金占整个薪资结构的30%以上,并在季度进行绩效评估,以绩效考核的分数进行小组排名,一般最低为10人一组,绩效排名前20%的可以拿到双倍季度奖金,绩效排名后10%的只能拿到50%的季度奖金,并且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在后10名者,可以考虑予以辞退。具体绩效评估的项目如表14-2所示。

表14-2 代表绩效评估的项目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占比权重

日常行为

目标拜访次数、拜访频率、拜访质量等

50%

科会指标

责任医院科会数量及质量达成情况

20%

市场辅助指标

协助开展大型学术活动情况

30%

协助开展医学项目情况

重大失误扣分

1.学术活动开展不积极配合,有明显案例体现;

2.省区内学术活动的费用有不属实情况;

3.其他违反公司及部门相关制定。

依据情况给予5-20分扣分处理

5-20分扣分处理

以上考核指标,明显加大了过程管理及活动项目开展的比重,但也加大了过程管理的难度。如果不以结果导向,往往容易产生过程做得很完美,但却没有成效的现象,这就很考验管理者在细分指标设计的能力。一线代表这个层级,要尽可能的减少销售为导向的考核,侧重于拜访频率、质量、活动及项目推进等过程导向考核,但作为区域管理者,是必须要以销售导向为主,过程管理导向为辅。

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管理者要根据市场的不同情况,可以先做试点,在试点中摸索适合市场及团队的考核方式,不断提高自身队伍的素质,减少对销售结果的考核。当然,所有的考核都要有成效体现。就企业而言,最大的成效体现就是销量;就“客户”而言,最大的成效体现是能帮助其合理诊疗用药提供方案,顺便能给其提供差异化的客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