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成方案的其他要点解析

提要:

​ 销售提成一般是基于销量或销售收入。

​ 销售管理要注意产品价格的控制、业务费用的掌控和业务界限的区分。

思考:销售业绩是以销量、销售收入还是销售利润衡量

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假设是以利润为基础做销售提成。那么,利润要怎么算出来?大家都知道,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材料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运输费用等。如果基于利润算销售提成,那么销售人员就要关心成本费用了。但是,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以利润作为提成核算的基础,这是为什么?

第一,销售人员对成本费用不可控。成本费用的高低跟很多因素相关,对销售人员来说,没有办法直接控制成本费用。既然销售人员无法控制成本费用,就不能对销售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考核。

第二,公司不愿意将成本费用情况公开。实际上,公司对成本费用基本上是保密的,都不愿意让竞争对手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底价。

第三,公司的利润核算比较复杂,销售人员难以理解,也不一定相信。对于成交的订单,管理费用怎么摊、财务费用怎么摊,大家难以达成共识。

所以,企业一般通过销量或销售收入衡量业务人员的销售业绩。同时,基于销量或者销售收入核算销售提成。注意:销量都是可以换算成销售收入的,本质上是一回事。

产品价格控制

对销售人员来说,只要成交就有收益,可能导致销售人员只顾自己的提成,不管公司是否有利润。所以,产品销售价格控制很重要。

控制价格的关键是公司一定要具备定价的能力。什么叫定价的能力?光有这个权利是不够的,还要有充分的信息,要掌握市场的成交信息。没有成交信息,控价是无法实现的,就是假的。谁掌握了市场信息情况,谁就有了定价的能力。所以,公司里要有专门的岗位来搜集行业信息。

行业内的市场信息很多,但是不能轻易获得。因为竞争对手是不会主动透露的,我们要想方设法拿到竞争对手的销售价格信息,并基于对产品的成本结构分析,对所得销售价格信息的真实性予以核实:根据材料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评估,这个量能不能卖这个价、卖这个价会不会亏本。有了行业竞争对手的信息,我们就有底气进行博弈。

此外,公司要做好定价,还需要业务人员跟公司一条心。业务人员将跑市场了解到的情况和各种产品的价格信息告诉公司,公司要针对这些信息建立统计分析系统,得出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这样就有利于公司做正确的定价。反之,如果业务人员心存异心,而且公司不掌握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就有可能出现业务人员跟客户合伙蒙公司,一起压低公司的价格,成交之后将压低的部分再分赃的情况。所以,公司在做销售管理的同时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要让员工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有一定的信仰。钱固然重要,但是信仰比钱更重要,人不能突破信仰的底线。文化熏陶是长期的,得通过管理人员的行为来体现。假如公司某个销售人员特别能干,但是突破了公司的诚信底线,公司领导就要有决心严格整治。要让大家都认为这样做不行,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往后都不敢这么做。所以,公司的文化影响很重要。

公司在获取了足够的市场信息后,就不会轻易改变定价或者放弃某个订单,这样成交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建议公司设置专岗来搜集市场信息,建立行业的数据库,帮助公司提升产品定价能力。

业务费用的掌控

销售管理上的另一个问题是业务费用的掌控。公司在做业务的时候,不给销售人员业务费,业务就做不了。

一家贸易公司,一个业务人员请家里人吃了一顿饭,花了两千多元。吃饭的时候,正好被公司的会计看到了,但是业务人员自己不知道。这位业务人员事后就来公司报销,会计就没有同意,并将情况告诉老板。公司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我建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客户分成不同类别后,给不同类别的客户设置不同的业务提成比例,这个提成比例包含业务人员的招待费用。至于招待不招待,公司不管。这是很多公司目前用的比较靠谱、比较有效的方式。

必须清楚业务界限

此外,不同销售人员的业务界限要进行区分,避免跨界窜货。如果一个客户五个销售人员去打单,客户自然会认为公司管理很乱。花了五个人的代价,事情还不一定做得好。客户的边界要管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客户的边界清晰区分的同时,注意这种情况:我的客户反正保护起来了,暂时不做,等三个月或者五个月再做。大家注意到,这个客户并不属于我们公司,可能在我们不做的时候被其他公司抢走了。如果销售经理发现某个客户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被维护,应该做一定的干预,必要时将客户资源进行有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