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评审要素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评审要素如表16-23所示。
表16-23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评审要素
序号 |
类型 |
内容 |
1 |
用户需求定义 |
² 市场/客户需求定义、功能、性能、可靠性、可测试性、可服务性、可维修性、可安装性、可生产性需求定义是否清晰? ² 是否已经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和范围,设计限制 |
2 |
备选方案比较 |
² 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可获得性和复杂度,是否存在风险? ² 是否进行了多方案对比分析? ² 备选方案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满足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是否满足不同目标市场的要求,是否考虑关键零部件的不同质量等级要求,是否考虑海外标准的顺从? ² 是否给出了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是否给出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和方案? ² 关键器件选型是否存在独家供货情况,是否考虑器件的质量等级要求和应用环境? ² 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是否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划? ² 是否考虑今后产品的升级(包括向上兼容、向下兼容)? ² 如果存在多种标准,产品选择的标准是否是主流标准? ² 各方案的风险和局限是否经过评估 |
3 |
竞争对手技术分析 |
业界主要竞争对手产品性能、采用的关键技术的对比分析,公司产品与之相比差异化(优势和劣势);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和成本分析 |
4 |
成本目标分析 |
² 目标市场产品价格的走势和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² 选用关键器件的价格及走势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² 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在已知的预算范围内是否能实现; ² 是否进行了效益分析,成本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可行 |
5 |
技术重用 |
² 对公司技术平台的依赖分析。 ² 计划采用公司的成熟模块,是否考虑兼容性和互连互通方面的要求? ² 是否有计划产出标准化模块? ² 是否指定了将要继承的原有设计或代码 |
6 |
知识产权 |
专利分析及产出策略,行业标准策略 |
16.7.2 产品业务计划评审要素
产品业务计划评审要素如表16-24所示。
表16-24 产品业务计划评审要素
序号 |
类型 |
内容 |
1 |
产品业务计划 |
² 是否采用《产品业务计划》的模板? ² 是否明确了项目的各项目标(标准、规范、需求)?是否明确描述了项目的范围?是否明确描述了项目的各项约束和限制? ² 是否制定了项目里程碑计划?里程碑计划中各里程碑点是否明确? ² 是否制定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是否对风险进行了排序?是否对每一个风险制定了应对措施?是否制定了风险跟踪表? ² 是否制定了项目培训计划?是否明确定义了项目计划修订的限制条件? ² 是否明确了项目各角色的人员安排? ² 项目负责人是否在制定项目计划之前进行裁剪?流程裁剪时,项目负责人是否与研发管理部等讨论?项目负责人是否是根据项目特性,对组织过程标准中定义的流程的细节活动进行的裁剪? ² 《产品业务计划》是否经研发中心总经理审批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