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思考不要止于战术层面,请换一个维度

好,最后再总结一下老苗说了好久的“终端驱动再造模型”。

(图表)

终端驱动模型再造是基于“影响和改变消费行为”的营销本源,从消费者购买行为决策5阶段模式入手。

终端驱动模型再造告别传统的“渠道为王”营销逻辑,从终端的职能出发来规划终端布局,同时强调信息流和物流职能。

前终端、后终端、核心终端,以信息传递职能为主,是市场的发动机,是终端建设的关键环节。

物流终端承载“把货摆到消费者面前”的职能,在信息传递到位的情况下,意味着销售机会的增加。对于消费者关注度较低、依赖即时性消费的产品,单纯依赖信息终端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做物流终端的场景化。手段可以是包装、可以是主题陈列、可以是主题推广活动、可以是跟线上的结合活动等。

如果你觉得终端的命题无解,一定是在“决胜终端”的战术层面挣扎,或在终端形式上纠结。如果你能跳将出来,换一个维度思考,从终端的本质职能出发,将之与产品属性、营销目的相结合,相信你能看到完全另外的新气象。

本章小结

1)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中间商的存在,正常情况交易环节是减少的,而不是增多的。交易成本是降低的,而不是增加的,也就是说你剥掉合理的中间环节,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商品价格只会更高而不会降低。

2)中间商的作用还远非减少交易环节那么简单,他们往往还提供:信息收集整理、促销推广、谈判、订货、移库甚至承担资金风险等作用。

3)提高分销水平的方法是进一步整合,使渠道成员之间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消除为追求各自利益造成的冲突,避免渠道系统和品牌遭遇“公用品”悲剧。整合的方式可分为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即建立垂直营销系统和水平营销系统。

4)渠道的营销按钮时其顶层设计,可分四步走:第一步是选择渠道级数和定义渠道性质;第二步是制定销售政策;第三步是制定跟销售政策匹配的价格体系;第四步是确定整合方向。

5)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要达到如下要求:一、厂商间责权利清晰;二、充分调动渠道商的积极性;三、能充分利用渠道商资源;四、有利可图;五、保持连贯性,双方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而不是逐渐变成博弈格局。

6)终点障眼法分两种:硬终端建设(其中虚拟所有权”是终端最常用的套路之一;更狠的是利用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嗅觉、听觉来刺激人的购买欲望,再高级点的还会点燃和利用人的情绪)和软终端建设(“客情”和“推介能力”)。

7)终端的营销按钮是新零售思维下的终端驱动再造模型,即用传播理念再造终端体系。

8)哪里可以和顾客深度沟通,哪里有更深的消费体验,哪里可以更大限度的影响消费者,哪里才是更有价值的终端。

9)以顾客沟通、产品露出、利润、销量四个参数,老苗把终端划分为五类:深度终端、高值终端、销量终端、普通终端和陷阱终端,

10)现在的市场,要求品牌商在选择终端时,首要选择能和消费者深度沟通的终端,如果没有,就去开发甚至创造能够深度接触终端。

11)终端驱动再造模型的五个要素:建立前终端;建立核心终端;建立后终端;建立物流终端;物流终端场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