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战略决定组织
原则一:外部市场决定企业组织
现实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找到:
l 没有生产体系、工厂设施的企业,例如商贸型企业;
l 没有研发体系、专业技术人员的企业,例如单纯来料加工型企业;
l 没有员工的企业,例如那些只有老板一个人的网站类企业。
但是,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家没有客户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客户就没有企业,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与根本。但客户不在企业的内部,而在企业的外部。市场正是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外部客户所组成。从这个道理上来看,先有客户与外部市场;之后才产生了“企业组织”。因此,可以说企业组织生存的前提不在企业内部,而在企业外部,即:
l 外部决定内部
l 市场决定企业
现代管理学的创始人彼特.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唯一宗旨就是“创造客户”。“创造客户”的真实含义就是给客户创造价值,这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也是企业成长的原点与出发点。由于企业存在的价值不在企业内部,而是在外部,所以,企业在考虑“组织设计问题“时,眼睛应首先:
l 盯住外部的市场趋势;
l 盯住外部的竞争动态;
l 盯住外部的客户需求。
营销组织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脉络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
与上述外部因素相比,企业内部的诸多可能自以为优势的因素都处于从属地位。由此看来,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大生态、大市场的一个小部分,它的诞生、生存、发展甚至消亡,都要受到外部市场的制约与影响。
原则二:战略决定企业组织
这里所说的战略主要是指经营战略,即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资源、实力,对经营领域与经营方式加以规划、实施,并通过差异化的竞争以图胜出。经营战略主要有以下三类:
l 稳定战略
l 发展战略
l 收缩战略
从本质上说,战略就是企业对自身命运做出一种方向性、节奏性的选择。在多年的咨询实践中,我们把战略形象地描述为“顶天立地”,即战略应包含两个方面:
l “顶天”是指战略的规划;
l “立地”是指战略的实施。
无论是规划,还是实施,战略都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组织设计、规划,决定了组织体系的构建。企业的诞生、发育、成长与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企业的经营战略也不同。
创业期:企业特点、战略要点
在初创期,企业的战略就是生存。
这个时期,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能活下来的前提。老板往往亲力亲为,每位员工什么都能干,不讲究分工,此时的战略决定了“组织”必须简单、精干与高效。
成长期:企业特点、战略要点
在成长期,企业的战略就是追求业绩的快速增长。
这个时期,销售量以增长为导向,以增长拉动盈利,保持连续性增长,市场持续扩张,人员也在持续膨胀,组织开始分层,管理也在不断增加维度,管理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加。此时期的战略要求“组织设计”应以放权式的扩张为主,发挥组织的张力。
成熟期:企业特点、战略要点
在成熟期,企业的战略是在扩张中持续保持盈利性增长。
这个时期,一方面新的产品事业部在增加;另一方面,每个事业部的业务量也在扩张。企业经营的行业边界与区域边界都在扩大,品牌度也在上升。此时期的战略要求“组织设计”应以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在高层的策略方向上,保持统一性;而在其他各级经营层上,给予其足够的灵活性。
以上情况说明: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战略的选择不同,对应的组织设计应遵循战略的方向性要求,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
图2-1 营销战略与营销组织的关系 |
|
|
新战略决定新组织
2011年初,华为就已意识到电信设备市场的“天花板”即将到来。于是,华为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设立了运营商BG、企业业务BG和消费者业务BG(终端)三大业务线,开始寻找电信运营市场之外的新一片蓝海。
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公司预计2012年营收增速将保持在15%-20%之间,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电信专业服务与软件、企业业务ICT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手机业务。
企业业务是华为最为看重的一个领域,也是2011年华为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更是未来最具市场空间的业务。根据华为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的企业业务销售收入为20余亿美元,同比增长57.1%。而同期的运营商业务仅有3%增速,消费者业务约44%的增速。除此之外,终端业务也是华为整体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华为终端CMO邵洋曾表示,华为预计五年内消费设备的销售额将从现在的70亿美元增至300亿美元。届时,消费者业务或许将代替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支柱。
通过对外部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与预测,华为根据当前的业务发展重点及时地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多层级的事业部制,并根据业务的发展规模,柔性地调整组织整体结构,从而为企业未来5-10年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决定营销组织的外因、内因
根据有机性营销的理论思考,结合我们多年的咨询实践,营销组织的设计实质上是一个认真分析和理清其“机理系统”的过程,这个“机理系统”由两大类、六大因素所构成。第一类是外因:外部的、背景的因素;第二类是内因:内部的、主体的因素。
外因主要有三个:客户群复杂度因素、企业发展周期因素、产品复杂度因素。
内因也主要有三个:权力集分度因素、职能发育度因素、组织架构度因素。
相对于“组织设计”本身而言,三大外因是外部的、宏观的、客观的与背景的因素,系主导因素;而三大内因是内部的、微观的、主观的与主体的因素,起辅助作用。
第一外因“客户群复杂度”:是指当前企业客户群的具体数量、质量与总体结构等指标的详细情况;
第二外因“企业发展周期”:是指企业作为一种“生命体”或“组织”,存在着其萌芽、发育、成长、成熟、老化、死亡或再生的客观周期现象。
第三外因“产品复杂程度”:是指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在技术含量上与还是在产品类别上,都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状况。
第一内因“权力集分度”:是指企业组织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集权与分权的不同状况。
第二内因“职能发育度”:是指企业组织的各部门的专业职能的发育状况或成熟状况。
第三内因“组织架构度”:是指随着组织的发育与成长,组织架构、体系与规模的实际演绎状况与表现。
根据“外部决定内部,战略决定组织”的原则,先有前者,再有后者;前者决定后者。两类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组织设计的六大相关因素。这六大因素(即六大变量)从纵向与横向两种角度,两两相交,相互作用,在现实中可能形成“九种状态”,称之为营销组织设计机理的“六大变量九宫图”。具体如图2-2图示:
|
|
|
图2-2 营销组织设计机理的“六大变量九宫图” |
|
|
l “外部背景因素”起主导作用,可统称为“自变量因素”;
l “内部主体因素”起辅助与从属作用,可统称为“因变量因素”。
注:关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定义,简单的理解是:
l 自变量:最初变动的量;
l 因变量: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后续变动的量。
举例说明:
汽车行驶需要耗用汽油,如果我们设定汽车的“行驶路程”是 X公里,而汽车的“耗油量”是 Y毫升,那么汽车的“行驶路程”X就是自变量,汽车的“耗油量”Y就是因变量。
自变量“行驶路程”X变得越大,因变量“耗油量”Y也就相应变得越大,前者决定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