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2 教学案例结构
想一想:教学案例的情节到底需要设计吗?
A.需要
B.不需要
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案例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设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案例的设计如同电影、电视中的故事情景要进行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微笑曲线的设计案例的方法。
应用微笑曲线厘清案例情节。一个完整的案例需要有背景、有情节、有结果三个部分组成。背景通常呈现的是案例的基本信息,以便晓得案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情节中要表述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状态怎么样,都是如何处理的;在结果中要表述清楚各种情节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一个案例的主体部分是由各种各样的情节组成,是案例中比较复杂的部分,为了更容易厘清案例情节的部分,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微笑曲线工具。微笑曲线在编故事或艺术演绎时能够非常好地进行设计和规划,而在案例编制时,我们可以借鉴其方法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梳理。
首先,应用ST(F)AR搭建案例的总体结构。具备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中任务、挑战或要解决的问题,各种角色的感受和状态,采取的各种行动,最后的结果。如图7-3所示。
图7-3 案例总体结构
其次,应用微笑曲线工具厘清案例的情节。案例的情节除了直观的问题、冲突,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与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伴而生,理性的人与感性的在遇到问题或冲突时的反应截然不同。因此,即使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情绪。
不同的情绪是由不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引发的,从而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我们在梳理案例时,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各种情绪、情绪引发的各种行为和结果识别出来。案例中的情节是亲历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这个过程对于阅读案例的人来说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是每个人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是案例区别没有生机的知识技能的魅力所在。
微笑曲线只是形象地表达案例中不同情节发生的过程,在真实的事件中,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需要结合真实情况进行梳理和描述。如图7-4所示。
图7-4 案例微笑曲线
为了架构好案例情节,我们可以应用场景树的工作进行梳理。将案例的大背景信息、任务、感受或情绪、行动和结果描述清楚后,然后将每个部分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解,这样案例的骨架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而后补足相应的信息,一个完整的案例就梳理出来了。如图7-5所示。
图7-5 场景规划树
练一练:应用微笑曲线及场景树设计教学案例的场景。
微笑曲线设计:
场景树设计:
本节要点:教学案例常用结果由五方面组成,分别是案例背景,案例中任务、挑战或要解决的问题,各种角色的感受和状态,采取的各种行动,最后的结果。案例中的情景可以应用微笑曲线或情景规划树进行梳理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