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列举了典型的认知偏差,实际上还有很多。认知偏差是我们思维中固有的缺陷,并非有意而为之。克服认知偏差,就像和自我的一场战斗,主动寻求和纠正思维中的漏洞。
如何克服认知偏差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 首先是态度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这种过度自负的态度会令改进者在工作中蒙住双眼。必须在认知企业研发体系时心存敬畏:承认每个企业的独特性和改进难度,放弃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傲慢,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了解企业现状。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建议持谨慎态度:承认自己存在思维盲点,经常会犯错误;认真听取他人的想法,而不是遇到不同意见就想要驳倒。
◎ 其次是视角
尽管抱有相同的目标,处于不同视角的研发改进者常常会提出颇具差异的改进方案,这些方案尽管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会存在局限性和漏洞。
如果期望获得针对性强、高质量的改进方案,就需要以一种全面而完整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对于研发管理的咨询师,可以站在研发管理者的位置去换位思考问题,着重考虑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风险程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咨询师对方案中某些激进的、不确定的改进措施缺乏信心,显然不应该怂恿企业去实践。
企业研发体系的管理者需要尽力摆脱“当局者迷”的局限,可以从第三方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研发体系,开阔视野,打破束缚,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实践,务实地解决当前的业务问题。
◎ 最后是业务能力
没有丰富的研发改进经验和对研发体系的深刻理解,是无法做好改进工作的。拥有业务能力,才会有勇气去包容不同的声音,甚至在脑海里建立“红蓝军”进行对抗,对初步的改进建议进行反复琢磨和批判性辩论,最终获得合格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