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被忽视的反而是最重要的

随着业务的发展,贾永顺的方法被一再验证。在增加了海天酱油的业务后,他分析后认为,海天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知名度都有优势,唯一的问题是铺市率不够,在终端有很多消费者根本就接触不到它。所以,他又遵循同样的思路,投入了更大更多的仓储货架,彻底把货铺下去。

事实证明,效果极为显著。金通食品最初接手时,海天在丰县的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不过短短一年半后,这个数字蹿升到1500万元,金通食品占了80%,1200万元。

实现这一点当然不是投货架这么简单,背后更重要的是理念。近两年逐步做大之后,贾永顺成为被同行羡慕的角色。很多人赞同他做深度分销的方式,跟他说:“如果我像你一样有这么多品类,我也做深度分销。”贾永顺很吃惊,他回答:“恰好说反了,是因为我做了深度分销,才会有这么多品牌找到我。”

品牌方在招商时最看重什么?当然是渠道,他们选择经销商时最关注的是对方能不能把他的货卖到终端。贾永顺明白,这才是自己作为经销商最大的价值。虽然深度分销前期的渠道投入很大,但他愿意做,而且对于终端小店,包括大多数人看不上的夫妻店始终保持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丰县总人口不到100万,按照平均一家店覆盖400人计算,有2200多家终端门店。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门店不过80家,占比是个位数,余下的大量门店都是所谓的小店。

但贾永顺认为,大家忽视的反而是最重要的。他从两个角度剖析:

首先,这个市场是“空白”的。他们的总体需求量很大,但过于分散,单次采购额太低,虽然他们也想要一站式采购,但得不到呼应。“一个品牌的方便面,每次只能要5箱,矿泉水10包地进货……”麻烦不说,经销商送一趟货还不够油钱。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批发部的诞生。小店主只能从批发部进货,于是经销商离他们远了一层。

其次,从消费品的消费性质上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划类,例如日化用品、食用油;另一类是冲动类,比如饮料。与此同时,倘若从时间需求的角度衡量,还有一类产品有及时性特征,也就是消费者一旦购买就想立刻拿到。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小店一定不会消亡,因为它们满足了C端消费者在及时性和冲动性消费这两个维度上的商品购买。贾永顺称其为“有时候,高大上不如短平快”。

但是,经销商想越过批发部,直接满足这些小店的需求,达成真正的深度分销,必须解决成本障碍。

贾永顺采取的方式是做多品类,扩SKU。

他仔细核算过:一人一车,如果访单,一天跑200家店是极限;如果两人一车做车销,一天最多跑150家店。如果只做一个品类,平均每家店成交二三百元,完全无法覆盖成本。但小店对每个品类,对每个SKU的需求量是很难提升的。所以,对经销商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业务员的销售宽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业务员原来只能卖20个SKU,那么想办法卖40个,由此提升在每家小店的单次总销售额。“我单送10箱怡宝不划算,但同时送了10箱方便面、10箱火腿肠,这件事儿就能干了。”

从啤酒到挂面,金通食品又扩充了调味品,之后是快消品中的乳饮、方便面、白酒、零食等,相继拿下了十几个品牌,截至2020年,SKU总量大约800个。

当然,贾永顺知道,就每个业务员来说,销售的SKU并非越多越好。实际上,他一直在做测试,观察什么样的组合成本最低。所以,金通食品的业务员负责的SKU经历了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低毛利产品被逐步压缩替换掉。

目前,金通食品直接服务丰县2200多家终端门店,覆盖率达到95%,其中72.5%是夫妻店,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整个金通团队60多人中,超过一半的人专门服务这些夫妻店。在每个终端店,平均两三天就能见到金通食品的人。无论广度、深度和频率,都是当地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