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人性的管理:高能组织的内核

基于人性的管理是高能组织的内核,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性想定

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要想激发一个团队的价值创造活力,打造一支“铁军”,关键在于基于人性的管理。由此形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文化的鼻祖沙因所说的“人性假设”。这个词不好理解,我将其改为“人性想定”,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性的设想。第二个层次是与人性对应的管理理念和原则。第三个层次是由管理理念、原则衍生出来的管理政策、机制、方法等,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基于人性的管理模型如图2-4所示。

图2-4 基于人性的管理模型

人性有什么内涵?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既与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有关,也与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具有社会含义的特征有关。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人性可以用以下六个词语来概括:

(1)善恶。人是有伦理道德感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2)荣辱。中国人把荣誉感称为面子。很多组织行为学专家专门研究面子和中国管理的关系。《菊与刀》是研究日本文化的,书中提出,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耻感文化就是荣辱文化,在一个群体里面,别人好好干,而我不好好干,我就会有耻辱感。

(3)是非。有人将其称为罪感文化,是非观是人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一个民族的性格里面如果只有荣辱感,没有是非观,这个民族就会出现问题。

(4)利害。这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履宽教授说过,人性就是四个字——趋利避害。本能、欲望等都属于利益的范畴。

(5)爱恨。这是指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情感。

(6)勇怯。人在态度上有勇敢和怯懦两种表现。

2.对应6种人性,可以形成6种新的管理理念

(1)意义、使命、价值。为什么愿景和使命很重要?这是因为每个人不仅追求个人的价值,还追求群体、团队的价值,这样才能从内心生成能量。

(2)尊重、荣誉、自尊、参与。要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组织建设中来。我在写企业文化大纲的时候,经常会加上一条内容——“参与也是激励”。我曾经到一家研发型企业进行管理指导,这家企业采用项目式管理方式,大的组织有几百人,小的组织有几十人,他们上下班不用打卡,薪酬差距也不大。我问他们:“是什么驱动你们努力工作?”他们说是自尊心。

(3)真相、辩驳、数字、公正。

(4)利益、机会、惩戒。

(5)关爱、团队、救助。

(6)氛围、赋能、表率。

这些都是高能组织的管理理念,也是高能组织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基于人性的管理理念如图2-5所示。

图2-5 基于人性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