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将品牌与产品割裂,或者粗率地、简单地在产品上使用品牌元素,如贴LOGO,这是产品差异化不能最终形成强势品牌的根本原因。
仅仅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产品系列化等物质层面的差异化,是不能形成高度的顾客认知的。实际上,过多的产品型号,只会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让消费者糊涂。强势品牌都懂得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差异化”,将顾客的购买驱动力由“产品引擎”转变为“品牌引擎”,让消费者在看到品牌的LOGO后,就产生信赖;在触发顾客需求神经的时候,减少顾客的比较时间,加速购买决策时间,从而降低产品的教育与说服成本。
麦当劳、肯德基每次推出一款新产品都会带来大量试用者,这就是品牌驱动力造就的顾客选择。没有做好品牌差异化的快餐店,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要花费巨大的教育、说服成本,这在营销效益上的差距可以说天差地别。
以索尼与苹果笔记本电脑为例。索尼在2008年前是高价值、高品位笔记本电脑的代名词,VAIO系列虽然不是电脑主流产品,但在高端超轻薄市场里占据最高的地位,那时索尼的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差异化实现了基本统一。2008年后,索尼电脑进行产品多元化,并推出低价格的色彩绚丽的笔记本电脑,结果是什么呢?索尼的高端笔记本新品几乎都“推广”不利,4年间VAIO系列产品不断升级,每次都宣称有重大的技术创新,结果是越升级购买顾客越少。
苹果笔记本却从2008年起,取消黑色系列产品,只选择银灰色(Air系列)与纯白色(Pro系列)两种色系。虽然被iPhone与iPad两款产品遮掩了光芒,但苹果笔记本包括一体机的贡献率及增长速度都持续大幅提高。
索尼与苹果,是IT界两家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索尼的持续经营亏损与片面抓产业差异化、产品技术创新,忽视品牌差异化特别是品牌风格的一致化有关;而苹果在产品差异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差异化上,最近5年里显然走的是正循环的路线。两家优秀企业旗下同样具有个性、差异化和创新的产品(包括企业)命运,也因此有天壤之别。
如何通过品牌差异化与产品差异化的结合,创造强势品牌?我们将这种正循环关系以一个公式总结:产品差异化×(产品风格化+风格聚焦化+聚焦持久化)=强势品牌。
产品风格化、风格聚焦化和聚焦持久化,是品牌差异化的三个步骤。做好这三个步骤,产品差异化就可以形成“品牌蘑菇云”,即对目标顾客具有“核杀伤力”的强势品牌,这就是“果粉”如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索尼的粉丝却在不断流失的原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品牌差异化是产品差异化的终极归宿,也是最终形成竞争壁垒的核心优势所在。产品差异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建立品牌差异化的市场优势及强势的、符号化的品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