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壳不是目的,吸金才是目的。
怎么吸金呢?
这就需要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的名字叫理财产品。而基金管理公司,正好有权利发一种理财产品,叫基金。理财产品与基金管理公司一样,本来是好东西,只是被非善意地利用了。
但只有理财产品还不行,你发了理财产品,他们就能乖乖地买吗?当然不能。
不买没关系,A公司有招(为行文方便,以下以A公司口吻叙述)。
(1)名字很重要:名字一定要高大上,一定要跟知名大公司沾边,最好是金融类的公司。比如可以叫东方××,以后自称“我们是东方公司”,我们的产品叫“东方××基金”,尽管跟东方公司没关系。
(2)高档办公楼:不要怕花钱,一定要挑高档写字楼办公,比如CBD。
(3)放大项目:项目一定要有卖点,并且一定要足够吸引人。比如揽了点京石高速某个标段的边角料的活,就可以说“我们的项目是修京石高速”。
(4)虚构项目: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好项目。没有怎么办?可以造,沾边就行。
(5)高额返利:承诺高额回报,还保本,实在不行,我回购。
(6)借力央企:要在产品募集书宣称,“公司隶属于××集团,是一家拥有央企背景控股的基金子公司”。
(7)借力三方理财:找知名三方理财公司合作,给他们高点位,让他们代销。他们一代销,别人就都看好了,再发展渠道就好发展了。
(8)借力证监会:证监会也能借?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基金不是需要到基金业协会备案吗?而基金业协会与证监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宣传基金时,就可以说基金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
(9)换马甲担保:投资人怕还不了本?没关系,我找公司担保。没有公司愿意担保?没关系,我设立公司。
(10)多点开花:什么银行、券商、信托、理财公司,能用的渠道都用上。我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多”!
(11)借力飞单:理财经理很多都在私下卖产品,也是很有效的渠道。
(12)高佣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多给点佣金,不怕大家动力不足。
(13)先付息套信任:这月5日该给客户付息?我3日就给,客户就会追加投资,
13招,39亿元,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