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内容与模式

美国家庭医生的服务可以归纳为四大内容: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评估、轻症的诊治、重症的分诊和转诊。

(1)健康档案的管理,不仅仅是记录,更有价值的点在于一个人长期的健康数据是可以为自身疾病的预防、跟踪和预警做重要参考的。只有具备完整的健康档案,才能进行持续的健康管理。

另外,如果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转给专科医生解决,那么,患者的健康档案也可以直接由家庭医生转给专科医生,但是一定需要获得患者的授权与同意。

(2)年度健康评估(Health Evaluation)。我国叫健康体检,这个定义可能来自于国内大量体检机构的兴起,本项工作也确实主要由体检机构来完成。而在美国,这项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是家庭医生或者是在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

诊所里即可实现“问诊”“查体”,并且可进行抽血,抽取的样本送到独立的医学实验室进行化验。另外会标配心电图仪,完成心电图的检查,其他的一些检查比如超声、X光或者CT等检查,家庭医生可以通过推荐到医院或者帮其预约到独立影像中心去完成。疾病筛查的项目基本上会参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

(3)轻症的诊治。轻症包含一些常见轻症,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中耳炎等,也包含一些已经由专科医生确诊过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这类医疗服务中美两国的社区诊所医生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比较大的主要是在美国输液和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严格的控制。

(2)重症的分诊和转诊。在美国的诊所里,护士的办公桌上往往会有一本分诊(Triage)手册,接到患者电话预约看病时,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描述程序化的问一些问题,大概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并且给出几类建议:如是否需要紧急呼叫救护车到医院急症室;是否可以在家观察;大概在多久之内来诊所看病。

在家庭医生碰到一些专科问题需要转诊的时候,往往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推荐,这一方面与他们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跟所在的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共事过有关。另外,他们在长期的执业过程中,经常转诊病人也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和专科医生资源。

在服务的模式上面,最大的不同是预约制,在美国连理发都需要预约,看医生也同样需要预约。家庭医生的预约以电话预约为主,当然,也可以预约上门服务。

美国家庭医生的门诊费平均在129美元/次,如果要求上门,在覆盖区域内会增加50美元。另外主动的电话提醒也比较频繁,尤其是体检报告出来以后,提醒体检人进一步就医。这一方面跟医生对病人的负责相关,当然每次门诊的诊金不菲,医生的劳动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