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将沟通从工作空间转向私人空间

谈生意前建立私人关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请他吃饭、送他礼物、为他办私人的事情(例如: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陪他聊天。前三个方法很不错,绝大部分销售人都在用,但是有成本;而会聊天不仅成本低,还能越聊越让人信任你、喜欢你,产生“你懂我”的感觉,觉得跟你在一起很开心。

与人聊天的话题有两类:

风险话题和安全话题

风险话题:人生哲学、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见解、个人经历和规划、家庭与婚姻状况;

安全话题:交通、天气状况、喜欢的美剧韩剧、行业话题、业务问题和挑战,如图6-2所示。

图6-2 聊天的两类话题

谈论风险话题可能让人觉得被侵扰,但同时也容易与对方产生心灵的链接,最有可能建立亲密关系。谈论安全话题不容易冒犯对方,也不会透露过多个人信息,然而,风险低的话题却不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根据从安全到风险等级,我们把聊天话题分为5个层次:

(1)打招呼:“早上好”“张总您好”、谈谈天气,等等。如果你跟一个人只是打招呼,你们的关系就是最浅层次的。不过,对陌生的客户,从打招呼开始是让对方觉得比较安全的方式,也是初次见面打破双方陌生感的破冰。当然,打招呼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叫“小姐”还是“女士”,叫“姐姐”还是“阿姨”,要好好斟酌。

(2)聊爱好:人最喜欢的是自己,除了自己,是跟你有共同点,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经历:老乡、校友,人都喜欢与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交流。有心理学家说,要获得客户的好感,最好要做到四大同步:语气、语调同步,情绪同步,表情同步,肢体动作同步。无论是打招呼还是聊爱好,其实都是在说废话、套话,但没有这些场面上的话,就没有机会对客户说接下来重要的话和心里的话。我们建议一定要加客户微信号,除了能获得对方很多有用的信息,通过参阅对方朋友圈的转发和日常生活动态记录,还可以获得其爱好等日常生活信息和他的价值观,便于以后沟通时有共同话题。

(3)聊业务:注意,不是聊我们的方案和产品,是聊客户的问题、痛点和要实现的目标,这表示你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真正关心客户,无疑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客户愿意和关注他们问题的人做生意,你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的对手在推销产品;你帮助客户打好一个洞,而你的对手只是提供了一把电钻,客户还不知道怎么用。

(4)聊观点:当一个人开始跟你聊自己真实的想法、观点、价值观的时候,他和你的亲密度就又近了一个等级。比如:聊他对某个事情的看法,对某个人某些行为的看法。认同客户的观点是最好的,为他的文章和转发的文章点赞,也就是对他的观点的认同和支持。但是你不可能跟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不要争论,我们不是去争对错的,尊重对方观点,表示理解就行。

疫情期间,很多同学群由于不同观念和价值观的碰撞,火药味十足,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我有个同学的帖子写得非常好:你处在一维世界只看到一根线,处在二维世界看到一个平面,处在三维世界可看到一个空间,处在四维世界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如果你进入更高维的世界,你可以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每个人应胸怀谦卑,修炼内心,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5)聊隐私:你知道在一个人面前能够敞开心扉的感觉吗?在适当的时候坦诚地自我暴露,与对方分享你的错误、弱点,虽然是个高风险举动,但却很容易跟对方产生心灵的链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什么是闺蜜,就是能互相分享很私密信息的女朋友。

例如你这么说:“张总,能不能向您请教?我现在有点困惑,家里催我结婚,可我想趁着年轻再拼几年,能像您一样成功,您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当你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对方并请求建议的时候,是把对方当成朋友和长辈袒露自己,而人一般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感觉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有的时候我们也“坦率”地把成本底线告诉对方,说明自己没有多少降价空间了,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

总结一下,聊天是一门艺术,如何从打招呼、聊爱好、聊业务、聊观念到最后聊隐私。没有说一些场面话,就更没有机会说心里话了,从开始聊些安全话题到最后聊能建立链接和友好关系的风险话题,向客户逐步打开心扉,就可以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相反,如果你永远在与客户聊天气、八卦新闻,那你与客户的关系就一直停留在工作空间而到不了对方的私人空间,你与客户就永远是工作关系。

当然,你一下子就与客户聊隐私,也有可能让对方感到很唐突。所谓“交浅言深”也是商场大忌,如果越过了对方的舒适边界,可以再返回到安全话题,逐步建立信任。有一次,我自我感觉跟一个客户沟通得还不错,便学着从老销售人那儿学来的套话说了这么一句:“领导,您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说,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满足。”

不料对方脸色明显不悦,我马上接着说:“我的意思是说这次考察您有什么要求?想重点看哪些地方、哪些企业?”

总结:

谈论风险话题容易与对方建立亲密关系,谈论安全话题不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关键是如何从安全话题逐步过渡到风险话题,将沟通从工作空间转向私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