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依乎中庸,既然认准了中庸之道,那么中庸之道就是我们的根本和依靠,我们的生活、工作、起心动念都要由此出发,要完全地信靠它。
有些基督教的朋友经常说:“如果信了主,你就得信靠主,一切就要交给主”。我们学习中庸之道,也要有这种完全地、彻底地信靠的感觉。既然我们认可了它是天下万物的大本,是通达一切的道路,那么,我们就要豁出这一百多斤,把一切都交出去,“一切是非莫管”,全凭它把我们领到哪里去!
孔夫子行道的过程,也是如此啊!他周游列国,遇到了多少困难、障碍啊!其中的孤独、寂寞、劳累就不说了,甚至还多次危及生命,孔夫子在陈蔡绝粮的时候,就差点饿死。
我以前在讲《易经》大过卦的时候,也重点讲过这个理念。大家还记得大过卦不?“泽灭木”,下卦巽为木,上卦兑为泽,其象为大水淹过了树木。本来水是滋养树木的,但是水太大了,把岸边的树木都淹没了,给人以灭顶之灾的感觉。尤其是大过卦的上爻,爻辞是“过涉灭顶,凶,无咎”,这种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可是我们看这一爻的结论,是无咎啊!你没有什么过错,你做得很对,所以无咎。这说明什么?你到了这样的险境,这是你的命运,你的命运把你放到这儿了,谁也没有办法。
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人君子,在这种严峻的命运安排之下,那就应该“独立不惧”,没有什么可怕的;“遁世无闷”,即使举世没有一个人知道,你一个人在茫茫戈壁也罢,在偏远的山区也罢,没有关系,你也不会郁闷。真正行道的君子,就要有这样的气质风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