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言命中人心不易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出自《说难》)

给人提建议很难,难的不是提建议的人知识不够,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也不是勇气不够。那么难的是什么呢?是了解进言对象的心,以便用适合他的方式去表达。

韩非列举了如下几种情况:

1、对于好名的人,你说之以厚利,就会显得节操低下,会被鄙视,进而被抛弃或疏远

2、对于好利的人,你说之一名誉,就会显得没心计、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重视和接纳

3、对于外好名而内好利的人,说之以名,他就会“阳收而阴疏”(表面接纳,其实会疏远你),说之以厚利,他就会阴用而阳弃(暗地里采纳你的主张,表面却表现出要疏远你)。

【解】:

我认为,给出符合一个人客观处境的建议不难,难的是这个建议符合他自己的认知。你看着一朵快蔫的花,告诉她需要浇水,但她可能认为自己需要施肥。也就是说,把握一个人的客观需求不难,把握其主观需求不易,虽然道理上,主观需求应该符合客观需求,但因为人们主观上的贪嗔痴的干扰,二者往往呈现为两个不同的东西。

类似的还有咨询顾问给企业做一份方案建议书,即使你自己很通透,如何讲述好也不容易,因为这要看企业主事人的知识结构与观念倾向。你若提纲挈领化,他可能认为你不细致;你若缕析条分,他可能认为你缺乏大局观;你若就事论事,他可能认为你缺乏深度;你若深度剖析机理,他可能认为你偏理论不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