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产品主要还是通过渠道商分销,从生产厂家到中间经销商再到终端零售商形成了一整条价值链,相互分工协作、相互影响。厂家争夺经销商、抢占终端资源的趋势有增无减,对渠道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活动。要做好农资产品营销就必须做好渠道建设与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渠道要向密走。
一个县总有3~5家有实力的经销商,厂家往往选择1~2家经销商,另外几家经销商在干什么?他们正在卖竞争对手的产品!事实已经很清楚,企业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打败的。可口可乐为什么卖得多,因为不论是百货商场、大型KA,还是路边的小店都在经销它。农资企业有太多的空白市场和薄弱市场,不论是经销商还是零售商,渠道覆盖不够、数量不足。只有提高分销率,强化市场覆盖,产品才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市场。
(2)渠道要向量走。
说渠道覆盖不够,不等于经销商数量少,有的企业一个业务员跟30多家经销商,结果是每家销量不多,业务员非常辛苦,还得不到渠道商的尊敬,为什么?因为给渠道商的销量和利润贡献率低。厂家在渠道商那里受推广的重视度,与厂家产品给渠道商利润贡献度成正比。厂家要成为渠道商的主推产品,就必须在渠道商那里上量,提高贡献度,从而提高渠道商对厂家的依存度。
(3)渠道向下走。
渠道扁平化,大力开发县级经销商,重点市场直供乡镇,做好终端,已成为行业共识。很多厂家的渠道还是太长了,县级经销商和乡镇一级终端的建设十分薄弱。九禾公司把市场建在一线,做主渠道,掌控终端以获取快速发展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4)渠道向封闭走。
所谓封闭,就是全程管理。
一是价格的封闭。厂家产品出厂价比对手低有竞争力,但是经销商和零售商无标准加价,结果零售价比对手高,相反缺乏竞争力,原因就是厂家对价格缺乏全程管理。
二是对零售商的选择与开发。厂家任由经销商确定零售商成员,导致成员质量低下。
三是经销商权的管理。要求渠道商专营专卖已成为大趋势,天盟农资连锁、重庆816农资连锁已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5)渠道向管理走。
厂家产品销售不好,原因是经销商销售不好,经销商之所以卖得不好,原因是零售商卖得不好。所以,厂家销售不好,原因不在自身而在渠道,厂家需要对渠道支持、帮助、辅导、培训,进行经营突破,还需要进行利益管理,因为渠道商追求的是单个利润,而厂家追求规模利润,这就要进行利益管理,激励管理、成长管理、忠诚度管理等都是渠道管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