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手的远见

思考:高潜牛人除了能在短期内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之外,他还能在公司长期发展中,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远见?

为什么说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几乎一定会具备这样的远见?

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上市后,记者采访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希望他可以分享一下自己“一夜成名”后的想法。杰夫说,“我用了十年时间,一夜成名。”

一个人、一家公司缺乏远见,没有准备好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高水平的努力”不断精进,就根本不可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更没办法“一夜成名”。

从商业史上看,很多高手加入一家公司时,面临的往往都是急需改变的“烂摊子”。但他们能把公司从濒死的边缘成功拉了回来,并且帮助企业重新站上巅峰,令世人叹服铭记。这种巨大成功的背后,除了在临危受命时明智的快速决断,更重要的是,他们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为公司打造了一条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后者,才是高手们真正的价值。

如何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手的远见,让它发挥价值,是一家有愿景的公司管理者最应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字时代中,社会利润已经毫无悬念地转向能“发掘人力资本价值”的领域中去了。对于那些想要在未来任何一个时代获得高收益的公司,如何让高手高潜牛人的远见发挥出来,是企业管理者唯一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没有之一。

“远见”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在企业短期收益有所保障的情况下,它们是一家公司获得长期收益所必须提前布局的经营策略。

(1)对趋势的洞见。

学习力和思考力让高手可以提早洞悉时代发展的趋势。他们要么是自己成为时代的受感召者,要么在早期加入一个团队,成为受感召者的第一批帮助者,从而开创新的趋势之旅。

在某个机会成为带来巨大红利的风口之前,对新趋势的洞见,能够帮助一个创业团队或者一家大型公司,提前进行该领域的布局。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家公司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趋势逐渐明朗之后,后加入者往往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格局。大量涌入的资本和创业公司会加剧某个领域的变化,制造泡沫,缩短行业“竞争-淘汰”周期。

同时,企业发展的战略制定,也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当数字比特成为创造社会利润的主要资源时,不能利用数据资源的公司,就会效率低下且难以对市场和需求做出判断。这种情况在很多层面上,让企业失去竞争力。

首先,对未来趋势有洞见的高手不会加入这类企业。其次,即便是投入大量的资本金,公司也会因为处在一个“南辕北辙”的发展状态下而失去竞争力。接下来,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恶性竞争频发。最后,导致整个行业内所有公司爆发系统性风险。

战略符合趋势,是创业公司或者任何其他公司想要获得成就,必须要满足的条件。逆趋势而动,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要想得到符合趋势的战略,当然要依赖于高手高潜牛人对趋势的洞见。这种洞见必须是基于学习力和思考力的,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测。

在我个人最受欢迎的商业课程《数字时代的创业》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辨别趋势的系统方法。最近100年来,商业的主要进步,都是依赖于基础技术的变革。从能源技术、到信息技术、再到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技术。普通人看到是奇怪的商业模式突然大行其道,比如,线上购物、通过软件叫车、或者是用手机订餐以及很多其他难以理解但却引人好奇的新模式。

通过这些新模式的成功,人们才开始慢慢去探究模式背后的原因。这才发现:新商业模式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新技术的普及给商业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之后,普通人才知道,那些看似疯狂的公司,背后的战略和模式,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很多人开始抄袭这些战略和模式,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内也如此这般地开展创新工作。事与愿违的是,跟风者的创新效率极低,面对的竞争极为残酷。最后,只有少数幸运儿,在资本催化下,成为广受关注的公司。

那些能引领时代的公司创始人在一开始,并不是先从商业上获得灵感的。他们往往都是先观察到了一种新技术变革。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对这项新技术能给周围商业环境或者社会发展带来前景作出预估。虽然很多时候这种“预估”与现实之间差距巨大,并往往会低估,但这让他们成为最早看到机会的人。因此,很多人才会有了“在互联网上做点什么的想法”。

互联网时代中,整个“成功周期”,也就是从发现新技术到利用新技术创办的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整个周期大幅度缩短,这让我们才有幸能够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创新路径。能源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时代,成功周期的时间跨度很长,甚至会超过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所以,过去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某些人成为了时代的先行者。

变革发生的真正路径是,先行者们先了解了一种新技术;然后,调用自己的学习力和思考力,开始对未来进行猜想:“新技术在商业领域里,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它会以何种方式,采取何种具体的步骤来实现这些变化?”;之后,再组织团队去实践自己的猜想,从中摸索出更具体更可行的商业模式,确保新技术力量发挥到极致;最后,他们才据此成功创造了价值,塑造了新趋势。

与此同时,当一项新技术对商业产生极大的价值时,那么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商业的主体,能得到资本的注意并且大力发展和推广。技术的持续进步,会让那些及早结合新技术建立自己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公司,获得更大的空间和发展动力,让这些公司达到即便是它的创始人恐怕也想象不到的成功。这便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如图10-1所示)

我在自己的商业课程中提到,想要抓住下一轮的发展趋势,最好先从技术发展层面上找突破口。这是高手高潜牛人当初发现新机会的真实路径。普通人所见的,仅仅是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而能从技术的发展,推测出商业的变化,做出猜想并实践之,必然是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高手才能胜任的工作。不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可没有这个机会。

(2)系统性思考能力。

高手另外一个能力是系统性的思考能力。他们能从事情发展的表象中,探究出背后的逻辑,从而塑造一种系统性思考能力。这是一种构建操作系统的能力。

任何商业的成功,背后都是有一套系统来支撑的。而表面的商业行为,是运行在这套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每个应用软件,都实现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操作系统却是工作得以完成的基础。没有它在后台的支撑,前面任何行动都难以完成。

高潜牛人可以运用自己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来帮企业构建这套“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所有的经营环节都能十分顺利地进行下去。系统思考和系统构建能力是一家公司取得成功所必须的一种基础。特别是在数字时代中,看似极其不相关的数据信息,却能在一个健康完善的系统当中呈现出具有决定意义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管理者就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为人熟知的案例,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上述观点:

“案例:沃尔玛超市的货品摆放规则源于系统。

虽然并不是最早接入互联网的企业,但沃尔玛的经营过程当中,信息化数据的利用率是极高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去超市购物会超支很多,买了一大批来之前完全没有想买产品。

这是超市运用信息化数据,通过设计产品摆放位置和相关性塑造出来的效果。最神奇的莫过于沃尔玛通过对用户的支付信息数据观察,得出“把啤酒和婴儿纸尿裤摆放在一起,增加销量”这一结论。

一般认为,婴儿纸尿裤应是由女性顾客购买的。但事实上,随着美国妈妈们的社会地位提高、育儿期间仍要上班工作。照顾婴儿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爸爸分担了。这也包括帮宝宝购买纸尿裤。

这种情况不是简单地通过对产品类型、客户定位这些“应用软件”层面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的。而必须依赖于沃尔玛运作后台的整个操作系统,才能找到其相关性的。这套“操作系统”就是沃尔玛通过会员体系,对顾客的年纪、性别、每次购物的品类等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分析。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找到“啤酒和婴儿纸尿裤的销售相关性”。

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某个“操作系统”之上的。如果这套系统设计很差,或者效率低下,不能支撑起应用软件的运行,则根本没有办法让公司获得竞争优势。

对整个系统的设计或者优化,必须具有系统级思维的高手高潜牛人来参与。

这是任何公司都需要高手高潜牛人的原因之一。

(3)适度的创新力。

这几年,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以及众多商业领袖,都把“创新”当成是塑造社会经济价值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核心要素。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了创新如何改变了世界。但对于一家要为员工支付薪资、为股东投资带来回报的企业来说,过多的创新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最近,有一些头脑冷静的商业观察家指出,创新要有限度。

创新和效率是一对矛盾体,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很难出现创新。创新行为注定要经历很多效率低下的尝试,才能取得成功。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企业的创新行为,一定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收益期,并在这个期间尽可能多地获得足够的利润。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公司有能力持续在“创新”上进行投入。

过度的、花样繁多的创新,会让公司陷入一种混乱的熵增状态。

这一观点给“创新”适时地泼上一盆冷水,把它限制在某个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并非每家公司或者每个对创新“鼓吹性提倡”的行业领袖,都会支持无谓的、混乱的创新。

他们自己企业的创新方向,一定是被锁定在某个系统里面的。

“以创新为命脉的顶级大公司,也会很有策略地放弃一些没有找到合适盈利模式的创新项目。比如,2016年3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出售旗下著名的机器人创新公司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科技界和商业界对此行为作出很多猜测。但究其主要原因是,Alphabet的高管认为短期内,他们无法为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产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因此,选择出售它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与此同时,日本软银公司因为早已在机器人领域当中有清晰的战略布局,因此成为波士顿动力的接盘者。孙正义认为,波士顿动力对于软银未来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软银愿意成为波士顿动力的新主人”

由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并非是一味地创新,而是能给公司的战略落地带来支撑力的创新,才有益于未来的发展。

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能对复杂的事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主张。同时,他们也会兼顾创新行为所带来的成本,用最低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而不是任由一些盲目的想法或者从他人那里胡乱抄袭创新项目,影响公司的长远利益。

(4)场景化的想象力。

高潜牛人们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能力,它就是深入到场景中的想象力。《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正是因为这种能力,才能在1994年就描绘出未来的数字化应用和场景。在两年后的1996年,这本著作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迅速成为畅销榜的新书。

过去的二十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新的发展,《数字化生存》里所描述的场景逐一实现,仿佛这本书就是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剧本一般。这让我们不禁慨叹:一位科技作者的场景化想象力,竟然能够如此具有前瞻性地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假设当初某家企业中有类似尼葛洛庞帝这样的高潜牛人加入,那它很可能会取得极大的成就,甚至会超过目前为止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

很多人或许认为,企业请科学家加盟似乎是一个很不现实的想法。其实,现在很多个公司的团队中,都有科学家的身影。重视人力资本价值的公司,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拒绝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成为顶级公司的顾问或者高管。2017年12月,恒大集团就为经济学家任泽平先生开出了1500万元的年薪。当然,也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能力请到一流的科学家,但至少要在团队建设上,尽自己的所能招募高潜牛人。

他们深入场景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公司从复杂的现象当中梳理出清晰脉络来。这一能力对于大型公司的战略制定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能富有想象力地去做一件满足未来场景的事业,也是公司能够成功的重要保障。

未来一定不是按照现在的场景存在的,它将是什么样的?你可以为了迎接它做点什么?这些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极其重要的问题,都将由团队中那些拥有场景化想象力的高潜牛人来回答。

(5)风险控制能力。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人鼓励年轻人要以“大无畏”的勇气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于是,很多“无知者无畏”的年轻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们眼中,那些如今盛名远播的创新大牛,都是不知畏惧为何物的创新者。但事实上,真正的创新大牛,都是在详尽地分析了创业风险之后,才勇敢地走上这条路的。比起那些无法承担创业风险和失败的年轻人来说,对风险预估十分充足的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假如一个创业团队中没有人听说过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注10-1)的名字,也没人读过他的书,那么这个团队很可能就不值得加入或者关注。不知道风险的勇敢等于鲁莽,只有在深知风险的情况下,还能做出决定勇往直前,才是充满智慧的行为。

很多创业者在公司遭遇重大风险倒闭后,无力承担之前为创业所欠下的债务,选择走上绝路,是让人十分痛心的现实。创业路上充满了意外和风险,因此,只有在把获得的期望降到最低,还能有办法让公司坚持下去的创业行为,才是值得提倡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风险进行充分的估计和管理。

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有极其周密的策划思维和应变能力,是风险防范的不二人选。

“案例:一次股权融资事件中暗藏的杀机。

2008年,我辅导的一家创业公司在经过了7个月的努力后,终于拿到了一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意向书(TS)。在这一消息刚刚被确定的第二天,公司CEO就收到了另外一家投资机构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说,能够为公司提供更高的估值。估值数字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高估值意味着创业公司转让同样的股份,却可以获得6倍于先前的资金。该机构很快就派人来,简单了解了一下公司项目并核实了“拿到XX的TS”之后,立即就要与这家创业公司签订TS。

这让创始CEO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对前者违约,要赔付一定的违约金。但由于后者给出的估值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以至于即便支付了违约金后,仍然可以得到远超过预期的资金。

创始人CEO召集公司的核心团队开会,讨论这一状况。

经过充分的讨论,除了企业的COO和我没有表态之外,很多其他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都认为可以接受后者的投资。他们认为,只要公司按照TS向前面一家风投支付违约金,就不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但COO却认为,对方给出高出市场价格6倍的估值,显然是值得怀疑的。我也有这种想法。于是,我们向CEO要求,给我们两天时间,对后来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一些调查。

在这两天里,我们走访了后面这家风投机构在其官网上所展示的投资组合当中的部分公司。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网站上所展示的项目里有一些根本就没有得到该机构的投资。还有几家公司向我们诉苦,他们当初也是受到了高估值的诱惑,拒绝了其他风投,并与这家机构签订TS。却被告知同时要签订一个条件极为苛刻的对赌协议。不肯妥协的,会在尽职调查或者签订正式股权投资协议后,遭遇故意拖延资金到位时间的威胁,被迫签订对赌协议。

看来,这是一家经营行为不良的投资机构。给出超出市场价几倍的估值,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当我们向CEO以及公司核心团队汇报了所了解到的情况后,大家一致决定拒绝这家机构的投资。并按照计划,与签订了TS的那家知名的风投机构继续合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时隔多年,我仍然受益于这次经历。在为后来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我都会用这家企业的案例来提醒客户:对于高出市场价格很多的估值,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有时候,拿谁的钱,比拿多少钱,要重要得多。

创始人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诱惑。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可以在面对这些风险和诱惑时,保持冷静并仔细分析状况,帮助创业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

有勇有谋的人,才能顺利地走到最后,获得成功。

对于传统行业的变革者来说,通过充分发挥团队具有远见的实力,积极开展有限度创新,是保持活力的最好方式。就算行业本身不可避免地因趋势变化而开始衰退,如果一家企业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最后离开赛场的选手,它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丰厚的收入。需求的衰退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迅速。当公司所处的领域内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就好像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你不必跑得比所有人快,只要永远比最后一个人跑得快,就有勃勃生机。

建立并发挥高潜牛人团队的价值,是获得这种优势的唯一途径。

注10-1:当前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