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费者眼中的店面终端

消费者是如何选择商品的?我们可根据消费者认识终端的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表1-1所示:

(1)“耳闻”:消费者选择商品,首先是听过广告或听别人提到过等。若是消费者听说过的品牌和商品,对于消费者的决定购买起很大的作用。对于消费者一点都不了解的品牌,商品金额越高,购买概率就越低。

(2)“眼观”: 通过看到商品所在的店面外部及内部的布局、陈列等,进行初步的品牌定位和判断。这个判断过程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直接的,通过对店面综合环境、产品、促销活动、店员等几个方面,有没有“感觉”可能就是这一眼或几眼。为了消费者的这“一眼”,店面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身触”:如果有幸这“一眼”感觉还好消费者会更进一步进行判断,从产品的陈列,到店员的接待等,去检验产品价值,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店员的能力和技巧在这一步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4)“心证”:如果消费者对商品比较满意,达成了交易,对于店面来说,也不是万事大吉,因为消费者还有一个“心证”的过程,就是会看商品使用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麻烦就来了,售后服务在这一个过程最为重要。

(5)“口说”:如果一切顺利,甚至购买过程、商品效果超出预期,消费者就会开始对其进行赞美,对外的广告传播就是完全自发的。东西好不好,这才是真功夫。所以,一些只看中店面交易,而不注重售后环节的品牌企业,是目光短浅的。

 

表1-1 消费者认识的终端分析

过程

描述

思考

耳闻

外在的感知,通过广告接触和品牌印象实现对品牌的初步印象。

口碑如何,形象如何?品牌印象如何?

眼观

市场的感知,通过眼观所在市场的氛围,店面布局,对品牌的整体印象进一步加深。

店面的空间布局、产品陈列如何?

身触

店面的综合感知,通过进入店内,对店面布局、产品陈列、接待感受、产品等判断是否值得购买。

导购形象、话术如何?价值如何感知?工艺、流程,或动画演示?

心证

对效果的感知,通过装修效果、使用过程中印证产品是否如其所说,是否达到原来的预期目标。

我们的产品和装饰效果令其最终判断如何?

口说

对售后的感知,通过售后服务及上述对产品的综合判断,如超出其预期,则会进行口碑传播。

我们如何能让消费者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