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投机的风险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主要是谋求产业链的定价权,按照产业链和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的并购。例如雀巢并购徐福记,雀巢作为另一家大型糖果供应商,通过并购徐福记后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对市场的定价权,剥夺经销商与他的议价资格,从而在商超价格战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任何企业要做得好,都需要抓住“两头”定价权:一个是市场终端定价权;另一个是供应链和供应商议价定价权。俗话说:“买啥啥便宜,卖啥啥贵。”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做好。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外资企业国内并购的目标就是产业链的定价权,我们接手过很多外资企业并购中国原材料的案例,如并购矿山,都是进行供应链的并购。

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更看重的是赚钱机会。这不像投资思维而更像投机,哪边赚钱投哪边,如购买美国资产,并没有考虑到能否把自己的产业链延伸到国外,只是投机赚钱。“走出去”的动机本身就隐藏了巨大风险,中国企业家出去的思路可能跟中国大妈买黄金的思路一样,如买酒庄、买土地、买银行等。笔者曾听过某大型企业G总的一个讲座,当时他们去法国考察酒庄,一路上向导给他们热情地介绍:这是国内某某明星买的酒庄,那是国内某某明星买的酒庄,仿佛一路上所有的酒庄都给国内的明星买走了。而一年后他们再去法国时,发现那些中国明星购买的酒庄一片萧条,显然这种以投机为主的并购,看似“馅饼”却可能是“陷阱”。可能有朋友说:“这是明星投资,他们不专业,更不靠谱。”笔者告诉读者,曾经也有国内某著名投资机构在欧洲收购银行,但马上转手又卖掉了,这说明“不靠谱”的并购不仅发生在明星身上,还发生在专业机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