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属性

(一)工具的基本属性

工具的基本属性如表2-2所示。

表2-2 工具的基本属性

联动工具

企业文化宣言、企业培训、企业文化故事集、企业行为手册等

适用范围

领导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对直属员工言传身教

适用于以直接监督和相互协调为主要协调方式的团队、组织分组

主体与客体

直属领导与下属

(二)为什么要进行员工教育

1.建立自愿自觉的人文氛围

我理解的公司文化就是一个公司里形成的人文氛围,它不是靠公司制度来规定,而是由领导和员工自觉自愿创造的一种氛围。

那么理想的公司文化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工作,同事之间平心静气地沟通工作,没有训斥,没有猜疑,员工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个人都站在公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经过13年的实践,基本上形成了我预想的公司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沟通加深了相互理解,比如,上司从来不对下属发火,也不会当面批评员工。但是,每个员工都能积极主动地工作,上级与下属之间关系融洽。公司有时候周五下班后在院子里举办烧烤活动,公司所有员工的家属甚至男女朋友都会来参加,部分离职的员工也会回来参加。

2.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

通过对员工教育方面的努力,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各个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合作愉快,不会发生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情况,工作效率处于最佳状态。

比如,公司每个月都有两三次从日本进口上万公斤的货物,由于北京限行,每次大卡车都会在晚上十一点以后到达公司。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负责外贸的小伙子打声招呼,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就会留下来搬运货物,经常搬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照常上班。每天下午一点到三点是发货时间,只要物流部门的小伙子(没有任何头衔)发一封邮件,无论哪个部门,不论硕士还是博士,大家都会帮忙打包。

(三)员工教育基于什么原理

1.借鉴日本企业管理假设

企业文化实践最早源于日本,理论成于美国。中日同属东方文化体系,有共通之处。

本方法以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为基础,把老板的企业发展愿望与员工自身的长远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所有人自发自愿地为公司发展共同努力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日本员工敬业的基础。

国内大部分公司崇尚美式管理,通过绩效考核优胜劣汰,希望更多的有狼性的员工带领公司创造出好的业绩。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有能力的员工可能主动跳槽,没有能力的员工随时会被开除,形成了和日本企业不同的文化。孰优孰劣,不能简单地判定,我通过在中国长期的企业运营和实践,探索如何把日本企业文化与中国的现实氛围相结合,建设一种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又符合日本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2.好公司离不开好员工

良好的公司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员工,那么把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就是我的任务。所以,公司文化建设离不开员工教育。在新员工上班的第一天我会花费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多年来在企业工作的体会,就是在职场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与行为传授给新入职的员工,这就叫作员工教育。通过长期实践,顺利形成了预想的公司文化氛围。从来不对下属发火,也不当面批评员工,但是每个员工都主动地工作,上级与下属之间关系融洽。

3.本质是思想灌输

通过新成员学习组织团体的价值体系、规范及行为模式,达成社会化。通过非正式的社会活动,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者作为组织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对员工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成员可以更好地融入组织,确保做出符合需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