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顾问做成一个单子,从接单开始到候选人到岗,一般需要2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通过阶段性的KPI来及时了解顾问的状态,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让结果变得是可以预测的,而不是随意碰运气的。
首先,我们需要先来清晰界定一下猎头业务中的KPI都包括哪些。
整个猎头业务流程中关键动作有很多,大概列举如下:
客户维度:新增客户、新增BD call、客户拜访、新签合同、续签合同等。
职位维度:新增职位数、目前有效岗位数、推荐报告数、安排一面人数、面试中的人数、offer人数、入职人数、试用期通过人数等。
候选人维度:新增候选人、电话面试人数、候选人见面人数等。
财务维度:确认的收入、到账金额、平均收费等。
另外,我还看重团队的系统mapping能力,长期的组织能力就是需要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至于这些维度对应的具体数字目标和转化率,猎头行业有指导标准,猎头公司也有数据支持,但我建议每个顾问需要了解自己的业务情况,就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这些数据和转化率才是真正能指导你的工作行为的。
比如有些顾问推荐精准度很高,推荐三个人offer一个人,而有些可能推荐十几个也没有一个人能安排面试。以上这两类顾问的业务突破点则截然不同。
上面列举的这些维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动态变化的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不能够孤立地通过单个的KPI来看顾问的表现,也不能搞“一刀切”。
只有通过查看并分析前后关联的KPI,才能看出一个顾问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且精准地找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或纠正的措施。
比如“客户面试人数”这一项KPI,如果一个顾问每周的客户面试量可以达到5个以上,从以往面试通过的基线参考,基本可以预测他可以拿到每个月2个offer。如果他连续几周的客户面试量都是很低,就需要倒推回去看:每周的简历推荐量是否在15个以上?推荐量如果不够,再倒推回去看两个指标:手头进行中的职位是否在20个以上?候选人电话量是否在50个以上?
《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大脑记忆×肌肉记忆=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其实就是通过大脑记忆掌握学习的核心方法及核心知识,再通过不断地重复性练习,产生肌肉记忆,最终的产出就是你获得的能力。
在各类KPI中,也需要区分核心KPI和间接KPI,并且清晰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上面提到的“客户面试人数”就是猎头业务中的核心KPI,是猎头业务环节中最需要关注的一项指标。
但KPI不是终点,是猎头业务的导航仪表盘。通过上述KPI之间的前后关系分析,我们可以想象,KPI就像汽车中的仪表盘,它们是帮助你看清现况、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的,而不是一些用来“为做而做”的指标。
猎头顾问要学会跟KPI做朋友,进行自我健康检查。
团队管理者也要学会用KPI来指导团队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顾问的潜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行动,并及时跟进改进情况。
在顾问的不同成长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KPI侧重点,猎头团队管理者应逐步培养顾问对待KPI的正确态度,以及如何利用KPI来促进自我的成长进步。
任何业绩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猎头伙伴有很强的信念和意志力。
居安思危:业绩好的时候要分析潜在风险,争取把风险降到最低,并做好应对一切可能情况的预案。
乘风破浪:遇到逆境时,要给自己加油打气,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重整旗鼓再次突破。
永争第一:当业绩表现好的时候,要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让自己挑战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