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利用的原则是让它更快的带来利益流入,但是其前提是不能损害资产的长期价值,避免涸泽而渔。为了让资产能够根据其特征更好的发挥创造收入的功能,资产的维护必不可少。
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做好日常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
对库存现金,企业一般都会建立现金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求正确进行现金收支核算,另一方面还要监督现金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国务院还发布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现金的使用范围、限额、现金收支等做出规定。为了保证现金资产的安全完整,企业还会对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实地盘点现金,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及时处理现金短缺或溢余的问题。对于挪用现金、白条顶库的现象也要及时纠正。
对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除了执行银行结算制度外,企业还会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销户,银行档案资料和物品保管,银行对账,银行账簿登记以及其他一些事项做出规定。
在应收账款产生之前,企业会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比如,根据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等构成的“5C”系统来建立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评价分类,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和折扣政策。应收账款产生之后,还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做好事先评估和准备,并针对各种不同过期账款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比如,对过期较短的顾客,不过多的打扰,以免失去这部分市场;对过期稍长的客户,措辞委婉的发函催收;对过期较长的客户,频繁发函催收并电话催询;对过期很长的客户,发送措辞严厉的律师函,必要时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等等。
对于存货,则要在岗位授权分工、采购及验收、库存保管、领用与发出、存货核算、盘点处置、检查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应规定,确保存货能够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并在经济上实现合理节约。
与流动资产类似,长期资产也需要呵护。比如,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定期的大检大修,无形资产专利申请以及后续迭代升级,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管理等都属于此类。除了账面记载的资产,企业也会对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其他资产进行维护,比如,商业中形成的各种合作关系,员工的福利和职业发展,客户感受到的价值等。
企业的任意一类资产一般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企业对资产设定各类管理制度一般是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的考虑。经济性是指以合理的代价持有资产,并努力使其发挥出预期效益;安全性首先是指资产本身安全,资产价值不受损失,同时要还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安全。通过这些资产维护活动,使资产能够持续地发挥更长久的作用,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个人持有的资产同样需要呵护。有资料显示,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特别爱惜自己的身体。在当时庙堂内外斗争激烈、风云诡谲的历史环境下,司马懿从不透支身体,该吃则吃,该睡则睡,所以他的身体一直非常好,活了73岁。司马懿从时间上熬死了一代雄主曹操(65岁),一代贤相诸葛亮(53岁),曹魏开国皇帝曹丕(40岁),最后熬得三国归晋。这就是身体资产维护与否的差异。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紧张,经常出现一些社会精英英年早逝的例子,一方面令人感到惋惜,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他们没有维护好身体健康这一宝贵资产。尽管他们在有生之年产出非常快,但由于生命的长度有限,产出总量就打了很大折扣。
身体资产的呵护在于饮食起居符合自然规律,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零件很贵,而且难配”的尴尬;智慧资产的呵护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否则就会很快落伍;家庭关系资产的呵护在于沟通和理解,家和万事兴就是家庭资产呵护良好的结果;至于房产、车辆、家具等有形物品的维护需求更是显而易见。
企业如此,个人如此,国家、地区、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都需要对资产持续呵护。否则,资产作为收入之母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就会受到影响,最后收益也会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