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违顺,应乎千里

中孚卦讲到这里,下面就假借孔夫子的语言对这个一爻发挥了一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就是说,一个人坐在屋里不出门,如果说出一句话来是好话,即使是千里之外都会有人呼应,更何况是近处的人呢?迩就是近的意思。如果一个人在屋里说了一句不好的话,即使是千里之外也会有人感觉到违背道理,更何况是很亲近的人呢?

这就告诉我们平时一定要慎言。一般普通人的影响很小,不外乎家庭子女,我们从一个人的言语里面,就可以体会到他的家教如何。如果是在知识分子家庭,出生于书香门第,往往其子女就会文质彬彬,待人有礼有貌。但如果是山野村夫,说话可能就比较粗鲁,没有修养。当然,就性格而言,山野之人可能会比城市人淳朴一些,这也是家庭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人或者一个公众人物,他说话的影响力就非常之大了。大地震的时候,温总理说了一句“多难兴邦”,全国人民都感觉热血沸腾,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一句话就能够激发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

所以,言语对于君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尤其重要。当然,现在的公众人物也未必都是君子,比如一些明星们,虽然有很多人追捧,但其言行表现出来就未必是君子,我们在这里就不举例了。总之,“子曰”这一段就是叫我们要慎言。在孔夫子的时代,一句话都可以传之千里,更何况现在的资讯业那么发达,网络信息那么厉害。要是稍微不慎,自己丢丑都不晓得是咋回事。而且,一个错误的观念,一个错误的主张,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说出来以后,也会影响很多人,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业就造大了,总之我们说话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言出乎身,加乎民”,课间的时候有人问,这里的主语是哪个啊?其实,凡是学习《易经》的人,看到这句话的人,都是它的主语,大家都可以把它放到自己身上来体会,都可以当主角。就《系辞》而言,它是站在古圣先王、为政君子的角度来说的。我们的语言从自己身体里面发出来,就不再只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是个为政者,说出来就会影响很多人,会在老百姓中引起反响。你的管辖范围有多大,你的影响就会遍布到整个范围内。所以这里说“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发乎迩,见乎远”,一个人的个人言行虽然范围很小,听到的人也很有限,但就是因为人都喜欢传闲话,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影响面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就会变得很大,影响的时间也会变得很长久。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古,也是因为“行发乎迩,见乎远”;历史上一些大奸大恶之人,之所以会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同样也是由于“行发乎迩,见乎远”的道理。这段话主要还是提醒为政者、提醒领导人的,所谓“邦有道,则庶民不议;邦无道,则庶民缄默”。国家社会政策是合乎正道的,老百姓就没啥说的,自己安居乐业、享受太平就行了。如果一个国家社会政策很严酷、很坏,老百姓就不敢说话了,就只有保持沉默。有道无道都是不说话,但是味道就不一样,关键就是要落实到为政的君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