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种说法,即“世界上的书籍90%是应景之作,9%是平庸之作,而只有剩下的1%才是值得阅读的经典之作”。的确如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读书就应该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经典书籍,而《并购的艺术:兼并、收购、买断指南》正是这样一本耐人寻味、值得咀嚼的经典。
该书作为经典的价值在业界公认。英文原版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兼并潮流的高峰时期,是由参与过多项大型并购交易、拥有丰富经验的跨国公司总顾问斯坦利·福斯特·里德与著名企业家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共同撰写,中译本在2001年出版。该书出版以来,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高管在并购交易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避免了潜在破坏性的失误。
这本书在当今极为复杂的并购世界中是一本无与伦比的一站式指南,涉及兼并、收购的各个方面,让有需要的专业人士对获得并购交易的成功充满信心。作者在书中解释了收购过程中的重要细节,以及如何达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并购交易协议。
该书按照收购的基本顺序,从制订计划、寻找目标,通过财务评价、结构分析和调查研究来制订交易价格,并购协议的谈判,直到交易完成。此外,本书的特色内容还包含:将尽职调查以书面协议形式列出、对尽职调查的各个阶段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收购经营不善的公司及合伙经营企业等特殊形式企业并购时常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子公司独立和战略联盟等“超越并购”领域中的事项进行解剖,等等。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接近真理的方法是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导向方法无疑是知识掌握的重要捷径。恰好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采取了极受欢迎的问答形式,提出了1000多个实际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精确的答案,如:有适合我们公司经营的地方吗?参与并购的各方会在谈判桌上谈什么?我们应该支付多少?以何种方式融资?我们相互之间应进行怎样的调查研究?怎样让各方达成一致?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问答式编写的并购书籍中对提问的回答犹如隔靴搔痒,甚至无病呻吟,本书侧重从本质上说明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其建议大多一针见血和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朴实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以及条理清晰的篇章布局,使得本书非常容易阅读和便于读者查找所需的信息。作者将章节中大多较为深奥和复杂的并购原理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传达,化繁为简,让读者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纵观全书,法律案例也是亮点所在。作者将兼并、收购、买断领域中近三十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案例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从现实并购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切入,阐述了法院对这些有争议问题的裁决原委。问题的解答引人入胜,给相关的专业人士提供了许多启示。此外,这本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常见的并购陷阱,包括如何处理特定的财务问题,如破产、清算等,有助于为并购交易参与人员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本书看待问题的角度十分新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本书难免也会有不足之处。虽然作者想让内容尽可能地综合全面,但并购交易领域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这本书不可能包罗万象,涵盖并购所有领域。同时,尽管这本书的英文版四次再版,但仍然未将近两年出现的新趋势和新政策做出及时的分析及内容上的调整。但是这两点不足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本书的目标也不是成为一本人工智能的百科全书,不可避免地会滞后于并购实践的发展。而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经典著作。毫无疑问,其中许多精华都亟待并购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士或对并购领域感兴趣的爱好者汲取。
《并购的艺术:兼并、收购、买断指南》可以称为并购领域中可读性强、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一本答案之书。企业高管和专职并购人员不仅可以从中找到大量和并购有关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其涉足并购过程时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并购交易过程被视为一门艺术而非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