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什么合伙人:三维组织

需要什么合伙人?可通过三维组织确定:横向组合、纵向组合、时空组合。层次要有高有低,如果合伙制里的人才都是一个级别的,就很难形成有效的执行力。

(1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包括上游资源(平台合伙人)、下游终端(生态合伙人)和外部资源(整合成为资源合伙人)等。横向组合需要控制数量和质量。

第一,上游资源(平台合伙人)。

企业都有“进”和“销”,上游指的是“进”。原材料、服务来源无非两种:一种是直接向生产商购进,另一种是向贸易商购进。企业需要联结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上游资源端,以保障公司长期稳定的货物供应。因此,为长期保障上游供应,公司需要出让一部分股份给上游,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成为平台合伙人。

第二,下游终端(生态合伙人)。

“销”指的是下游。企业需要借助渠道商、经销商,而渠道商、经销商又是公司之外的利益体,本身不为公司所占用,以往单纯靠销售分成的利益关系十分薄弱。因此,在企业无法自主掌握销售渠道的前提下,借助下游的力量完成销售,实现轻资产运作。公司可拿出一部分股份,用作对经销商的股权激励,促进经销商与公司互惠互赢,打造比“短期收益”更加有效的利益关系,即将经销商发展成为生态合伙人。

第三,社会资源(资源合伙人)。

资金投资者等外部资源,他们不跟公司的业务发生直接关系,但是能对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信息等支持。对于资源方的合伙机制,以短期的、经济报酬为主。

此外,还有很多有社会关系的人士,只要能给公司来价值,都不排除在合伙人的范围之外,包括有客户资源的、公关资源的、管理咨询与技术指导的,等等。

(2)纵向组合

纵向组合主要包括股东层面的创始合伙人、中高层的事业合伙人、业务板块的运营合伙人、阿米巴单元的一线合伙人等。在纵向组合中,需要设计不同的类型和层级。层次要有高有低,如果合伙制里的人才都是一个级别的,就很难形成有效的执行力。

第一,股东层面的创始合伙人。

在实践中,创始人可以成为股东,也可以成为董事长,也可以成为总裁,还可以成为创始合伙人。

公司创立之初,大家凭着一腔热血做事,收益、利益都搁置不论。公司发展壮大后,大家对股份的事情就越在乎,创始人股东内部最容易发生股权纠纷。 创始人均对公司起到重要的作用,创始人之间的关系要优先理顺,共创共担共享,才能使公司做大做强做久。

第二,中高层的事业合伙人。

中高层的事业合伙人,主要指公司的副总、总监、经理等中高层核心岗位。合伙人机制、股权激励不仅能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地工作,还能促进完善公司治理而给予股份,也就意味着给予责任和赋予未来收益。当公司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利益有关时,所有人都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三,业务板块的运营合伙人。

业务板块指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等,通常适用于多元化的公司或集团化企业。通过发展业务板块的运营合伙人,激励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创造更好的业绩。

第四,阿米巴经营单元的一线合伙人。

阿米巴经营单元的组织规模小,但职能全、数量多。如何激发基层业务员工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赋予阿米巴团队充分的责权利,制定好相应的收益机制,从合伙机制上进行优化。

(3)时空组合

不同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规定是指员工的来源。比如公司要开展一个新业务,最好是让那几个合伙人相互认识,最好是合伙人自己组合。

如果是公司成熟的业务,可以从公司内部提拔。比如公司提拔你当这个合伙人团队的负责人,但公司并不希望所有的合伙人都由你提出。为什么?因为公司没必要把那么大的现有的成熟业务和风险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