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复盘会: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关键 时间:19:32
战略复盘需纳入基层 “听得见炮火的人”,因为高层仅通过数据难以验证战略假设的合理性。例如,高层假设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基层可能反馈渠道阻力或客户偏好变化。复盘会的核心是通过跨层级交流,验证战略假设,调整执行路径,避免
“高层认为执行力差,基层苦于资源不足” 的矛盾。
(二)高层通气会:共识前的深度碰撞 时间:26:58
1. 高层通气会的定位与核心作用。
高层通气会是企业战略制定前的关键环节,由一把手主导,核心高管团队(TMT)参与,旨在通过小范围深度共识为正式战略会议奠定基础。其核心作用并非 “简单碰想法”,而是:
(1)信息整合与逻辑碰撞:
高管团队需提前准备个人版三年战略规划(含定位、目标、行业洞察、对标分析等),基于各自分管领域(如事业部、职能部门)的专业信息,带来差异化视角。例如,负责市场的高管可能更敏锐于竞争对手技术路线,而产品线高管对行业技术趋势有更深积累。
一把手虽可能具备全局视野,但团队信息总和往往超越个体认知。通气会的价值在于将分散的市场洞察、业务积累整合为系统认知,避免“一把手拍脑袋”
或“高管被动执行”的割裂。
(2)战略逻辑校准与信任构建:
每位参与者需阐述规划背后的逻辑(如“为何选择某细分赛道”“如何支撑三年目标”),通过相互挑战与辩论(如质疑市场规模测算、资源匹配度),实现“越辩越明”。
高层信任度是会议有效性的前提:若团队不敢挑战一把手或彼此回避分歧,会议将沦为“一言堂”,导致执行时因“不理解目标意图”而偏差。例如,某企业曾因高管对战略理解不一,表面执行却暗中抵触,最终导致目标落空。
(3)为正式战略会议铺路:
一把手需在会上明确自身战略框架及逻辑(如三年滚动规划的核心目标、行业切入点),结合团队反馈调整细节,形成初步共识。会后,高管需基于讨论完善下一年财务目标(营收、利润、客户等滞后性指标),为后续战略共识会、目标拆解会提供具体抓手。
1. 高层通气会的关键执行要点。
(1)会前准备:材料先行,深度思考
所有参与者需提前获取并研读相关材料(如行业报告、竞品分析、内部业务数据),避免
“现场即兴发挥”。若材料未提前共享,可能出现 “当场听着有理,事后发现漏洞”的情况,导致决策草率。
(2)会中议程:开放挑战,聚焦逻辑
流程:高管依次分享个人规划→阐述逻辑→集体辩论挑战→一把手总结并提出自身框架→共同校准目标逻辑。
氛围:鼓励 “建设性冲突”,以“公司利益” 为出发点,避免因顾虑职场关系而保留意见。理想的会议氛围是“敢于质疑,且质疑基于数据与逻辑”,而非表面和谐、会后议论。
(3)会后行动:明确意图,锚定目标
一把手需清晰诠释战略背后的 “为什么”(如“为何转型某领域”“核心竞争壁垒是什么”),确保高管理解目标深层意图,而非仅关注“做什么”。
会后需输出具体任务,如“两周内提交下一年财务目标测算依据”,为后续战略拆解提供可执行的起点。
2. 不同规模企业的适配原则。
l 大企业:因层级复杂、信息分散,需严格遵循通气会流程,通过高管充分共识降低战略落地阻力。
l 小企业:可简化形式(如以“核心团队闭门会”替代),但核心逻辑不变—— 即便老板信息量丰富,仍需倾听分管负责人的一线洞察(如某餐饮企业通过基层反馈发现机器人炒菜趋势),避免因“一言堂”错失转型机会。
总结:高层通气会的本质是 “用逻辑共识替代权力共识”,通过团队深度参与提升战略科学性与执行穿透力,其核心不在于
“谁的想法更正确”,而在于 “是否穷尽可能性、校准逻辑链”。
(三)核心部门共识目标拆解会:分组 PK 驱动深度共识时间:38:03
这是战略落地的关键会议,通常在 10 月召开,以第三方顾问主导,流程如下:
l 市场洞察同步:一把手先分享行业趋势、竞争格局等资料,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团队基于数据讨论。
l 分组 PK 设计:将参会者按 “前中后台 + 不同性别 + 不同性格” 分组,确保视角多元。例如,每组需包含研发、销售、运营人员,避免单一部门主导讨论。
l 目标推导与辩论:各组基于方法论推导战略目标,如三年定位、财务指标、业务策略,并通过 PK 验证逻辑合理性。例如,某组提出“做行业引领者”
会被追问具体标准,而 “三年内营收增长30%,客户满意度提升至 90%”则更具可操作性。
l 场地选择:脱离办公室环境,减弱层级束缚,鼓励坦诚交流。例如,在外部会议室分组围坐,避免基层因职级压力不敢质疑高管观点。
(四)战略会议的设计原则
l 平等开放:战略研讨阶段需打破职级限制,鼓励基层提出真实反馈,如分组 PK 时限制高管发言频次,确保多元声音被听见。
l 逻辑先行:目标设定需基于行业数据和历史增长逻辑,避免 “老板拍脑袋压指标”。例如,通过拆解 “营收 = 进店人数 × 转化率 × 客单价” 公式,让各部门明确自身在链条中的责任。
l 文化支撑:会议效果依赖企业 “敢讲真话” 的文化。例如,高层通气会需建立信任基础,允许高管挑战一把手观点,避免 “会上沉默、会后议论”
的低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