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步骤

将研发管理体系落地到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面以典型的IPD体系落地至PLM为背景,展示具体的执行步骤。

​ 流程建设与梳理

首先需要基于IPD思想,结合行业标杆和经验做法,确定公司的流程体系框架、操作级流程,以及相关的模板和操作指导书。如图5-5所示。

图5-5 IPD流程

IPD流程IT化的成功关键在于,从IPD模型中分解出子流程与IPD活动,要对活动进行详细描述。这要求在梳理过程必须对研发活动的输入与输出标准、执行角色、评审与控制过程、评审角色、ChickList、模板等进行标准化。

然后需要以研发流程为基础,形成项目进度计划模板。如图5-6所示。

图5-6项目进度计划模板

这里必须保证阶段流程中的高风险活动被有效管理,即这部分活动需要列入进度计划,成为计划中的项目任务并严格执行。

最后,根据相应的活动业务场景,对流程进行拆分和整合,并确认流程活动接口与嵌套关系。如图5-7所示。

图5-7流程的拆分和整合

IPD流程中低风险的独立活动或在项目过程中可能多次触发的流程,可不直接体现为项目计划的活动,但必须和计划任务活动进行关联,将以项目后台电子流方式进行定义,需要基于进度计划任务触发相应的支撑流程,以便从项目整体上进行管控和跟踪。

​ 业务场景设计

基于业务要求优化完善产品数据,从流程、数据、项目管理等层面定义数据模型,实现产品数据和项目管理的融合。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将流程体系所规范的检查表、模板、操作指导书等配置到流程模板中,保证规范体系在设计过程中被引用。如图5-8所示。

图5-8业务场景设计

​ 利用PLM管理业务场景

以PLM系统中电子化流程为基础,支持相关角色在PLM系统中动态、高效地获得文档权限,支持其在研发项目中的协同工作。如图5-9所示。

图5-9利用PLM管理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