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始人股东是否均发自内心感觉可以接受,避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风险
我们认为这个标准非常重要,是第一标准。如果一开始就难以接受,不好意思说出来,带着这种心情怎么会全身心投入创业呢?常见的是合伙时讲哥们义气,散伙时反目成仇。案例中四位哥们对股权分配的想法,或多或少掺杂了哥们义气。
这样的教训太多了,曾经有家创业公司叫“千夜”,是做旅游的,业内称之为“千夜旅游”。千夜旅游曾经风光无限,但不久便了无声息。创始人冯钰反思千夜失败的原因时认为,“其实问题核心还是股份结构不合理”。可见,股权分配问题对创业企业来说是何等重要的问题,如果在开始时没有处理好,后期想要调整非常难,甚至很可能为企业倒闭埋下隐患。
(2)是否有控制权设置(一般是有“老大”)
创始股东中一定要有人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及时做出决策。所以,一家企业从设立起,就要进行股权布局的推演,力求股东中有“老大”,并确保经营层不丢失对企业的掌控权。
(3)是否有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价值
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动态调整的必要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4)是否有回购机制
股权要确保能进能出,一般来讲“人走股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确保提前确定股权的回购机制,尤其是退出的情形及回购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