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客服”的误会

客服交流的速度越快越好,沟通回合数越少越好:得看是什么样的产品,复杂的、高客单价的,这么做是不行的。

​ 客服一天接待的顾客数量越多越好:请体会一下客服上班的状态吧,再体会一下进店发起咨询的顾客的感受吧。

每天直通车烧30000元不心疼的,客服每天上班接300个顾客的店铺,好好想一想这件事情。

​ 静默成交统统跟客服没有关系:如果是昨天咨询,今天成交的呢?里面埋藏了多少个假静默算得出来吗?

​ 价格不高,不复杂的商品,静默成交占比低于75%,甚至是咨询成交占了大头,则必须马上检讨店铺,检讨运营策略和美工了。糟糕的运营策略会让美工的工作像开一台瘪了气的车,糟糕的运营策略和美工设计则会让客服工作像开一台瘪了气的车。

​ 客服收到的问题,就是店铺的消费者画像典型,对运营规划、页面规划和细节、推广方式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把顾客带进店不容易,顾客没有悄悄离开也不容易,发起咨询的顾客对于店铺来说都是“点球”,如何让客服引导、控制住顾客,是一件很要紧、也很值钱的事情。

​ 客服非常的忙碌,闲不下来,又是直接面对顾客的,还要被吐很多的脏水。那么,如何让客服每天快乐地上班和下班呢?这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运营和美工的工作相对是静态的,客服的工作随时随地都是动态的。

​ 发起咨询的顾客,很可能是新顾客,新顾客特别需要安全感,如何给他们信心,如何给他们安全感呢?市场的扩张不都是来自新顾客吗?

​ 为什么老板亲自上线,转化一般很高,而客服上线却比较低呢?客服对业务的整体状况、结构和细节熟悉吗?他们的自信心、控制力从何而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何而来?公司有人对他们提供过相应的帮助吗?效果如何呢?有没有持续改善的管理文化?

​ 让每一位客服都理解公司整体的运营思想、运营状态、运营数据,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点滴积累对一个公司的价值是什么,你会发现,客服团队里也能生长出运营类人才。当一个客服以运营者的心态服务顾客的时候,会带来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