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对写作的影响
工作是写作的养分来源,是思想的土壤。只有在工作中与事情碰撞、交互,有交付、有连接,经历不同的事情,才能有素材和感想,形成思想。工作是修炼场,是写书的来源,生活、交流、阅历等也都是思想的来源。
(二)时间的处理
写书要处理好时间和工作的关系,不能占用工作时间,要先把工作处理好,确保工作交付没问题。然后充分利用零星时间,比如下班路上、早上早起、节假日等,进行记录和整理。当工作很忙时,更要靠热爱来支撑写作,因为热爱,写作就成了一种表达和放松的方式,而不是坚持。
(三)写作方式的差异与书名的重要性
《把招聘做到极致》是常规的专业书写作方式,专业性强,读者需要沉下心来读。而 HRBP 系列图书是以情景化的方式写作的,用人物、情节、故事来表达,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因为大家都喜欢读故事。书名对书的销量有很大影响,比如《新任 HR 高管如何从 0 到 1》,因为书名里的 “HR 高管” 这个词很少有人搜,所以销量不算好。而《海外人力资源管理》,后来发现大家常用 “企业出海” 这个词,所以下一本书我就会用 “企业出海” 相关的字样,这样更容易被读者搜到。写 HRBP 系列时,我借鉴了小说的写法,当时正在读毛姆的小说,他的文字简练、有故事感,对自己的写作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黄老师分享道,在海外工作期间,因环境相对单一,应酬少且人际关系简单,他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写作中。他常利用工作之余及周末时间,在宿舍整理思绪、与自己对话,而 HRBP 系列的三本书基本就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