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出生于464年,死于549年,活了86岁,是南朝历史上活得年龄最长的皇帝。同时,梁武帝也是统治时间最长的南朝皇帝,他从502年登基,到549年驾崩,在位时间长达47年,将近半个世纪。
对于梁武帝,史书历来颇多评价,褒贬不一,从总体来看,梁武帝可以称得上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说过,梁武帝之死,就标志着梁朝的灭亡,因为后来的简文帝萧纲(503—551,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549年即位,551年被侯景杀害)、梁元帝萧绎(508—555,字世诚,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或受制于侯景,或僻处江陵一隅,且都历年短促。至于萧詧(chá,519—562,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西梁或后梁政权建立者,555—562年在位,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北周的附庸傀儡,殊不足论。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则说:“南朝至梁亡已告一段落。梁末国土已蹙,扬子江北部都已丧失。梁的失败,也就是南朝的失败。陈亡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综合周、陈二位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梁武帝统治的时代,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历史阶段。本讲拟对梁武帝及其统治政策进行讲述。鉴于学术界对梁武帝政绩的研究和评价比较丰富,因此本讲在这方面尽量从略,而侧重分析梁武帝统治政策失误的一面,以汲取历史的教训。讲述的方法,则选择“侯景之乱”这个重大事件为中心,通过“侯景之乱”对南北政局所造成影响的分析,揭示梁武帝在政策层面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