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官》:目前,企业的采取直播营销时停留在信息分享层面,将信息传递给粉丝并在互动中沉淀品牌印象、促进销售。在你看来,如何让主播与品牌产生亲密关系,将网红主播的粉丝导流至品牌?
喻晓马:这是因为大家对直播的印象还停留在泛娱乐直播上,其实中国的直播领域已经发生变化。去年年底,整个泛娱乐直播的流量下滑,用户规模、粉丝打赏有所减少,除了国家政策的原因外,内容产生、用户链接、平台体验等比较单薄,也是泛娱乐直播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泛娱乐直播平台多数用户属于低端屌丝,内容变现价值低,且主播和用户的兴趣也仅仅停留在“荷尔蒙”刺激的范畴。如果不做出改变,这类平台只会越走越窄。我认为,直播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在垂直直播,目前声势浩大的垂直直播,如淘宝、京东等电商直播,已经开始布局,但这些直播电商也正面临转化率偏低,流量入口单一,粉丝黏性底等问题,因为商业意味太浓的直播与用户的需求相悖。
尔码互动正在和一些新的合作伙伴打造完全不同的垂直行业领域直播IP。从进入某一行业开始,找到这个行业的痛点、用户的痛点、渠道平台的痛点,打造该垂直领域的主播,构建好自己的用户社群平台和粉丝流量池,同时从技术和产品层面完善金融生态闭环,这样才能与各方需求高度融合,使其项目本身具备自媒体强传播属性、内容生产和服务属性。这样才能影响到垂直领域的精准受众,产生深度信赖。主播和品牌建立亲密关系一定要由企业主导,企业不应该简单地请美女主播做产品直播、会销直播等内容,而是要让美女或者帅哥脱离单纯依靠颜值与歌舞才艺的表达方式,化身为行业与产品专家,企业化身服务平台,共同提供给用户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执行官》:2016年双11淘宝女装成交Top10中有8席是网红,如何打造有销售力的网红?除了网红自己销售产品外,如何在企业营销中体现价值?
喻晓马:我不认为是这些网红单纯依靠自己粉丝的力量就带动了成交量,而是她们代表的品牌或者IP早早地开始了自媒体平台、电商平台的全渠道布局。这些品牌不是仅靠颜值经济变相推销产品,而是开始提供系统的内容服务吸引精准用户,再用产品服务去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营销闭环。
大数据时代一个显着的特点,是产品已经成为用户和品牌链接的基础要素,而平台算法对于双方链接价值的激活非常重要。在未来,电商应从简单的产品提供商转型为内容服务商,用户成为商业营运的核心,而传统商业则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打造自己的网红要系统化全渠道布局,首先通过线下各种激励措施,把传统渠道的消费者导入进来,以相关内容的增值服务为核心,形成老用户的持续互动与黏性。此外,专业和优质内容也能吸引行业中新的用户关注,转化为消费者。
《执行官》:P*pi酱在引起广泛关注后,现在难以继续保持流量,在注意力日益稀缺的时代,如何持续保持网红的持续关注度?网红又该如何凝聚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喻晓马:在P*pi酱依然爆火的时候,我就不大认同她那种炒作型的资本变现模式,因为P*pi酱最开始的模式是炒作录播视频的点击量,后来资本的进入,导致一系列的话题事件炒作,偏离了她的核心定位和价值,甚至一度使她成为短线资本的投机工具。
另一个网红主播*佑和P*pi酱的风格与路线就完全不同,*佑是内容创作型的直播IP,而且能形成非常强大的粉丝聚合力和引导力,在YY语音做直播时聚集了大量粉丝,后来转向其他平台时也吸引过去了许多铁粉。当然,做网红级内容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风险,比成名过早的*佑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如果网红不注意自身铁粉的社群化维护和商业化产品的设计打造,不为粉丝设计快速变现的金融支付方案,就无法成功转型升级为IP,其生命周期就会大打折扣。
互联网的网红界总是长江前浪推后浪,想要保持持续关注度,凝聚真正价值就只能与时俱进加埋头苦干了,同时还要注意遵纪守法。之前有个微博红人“作*本”,现实生活中的他原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文字功力深厚,不过在微博时代才引起了关注。所以,网红要想获得持续关注,必须不断投入,把自己变成某一些领域的真正专家,认真经营自己的IP。无独有偶,这位微博大神“作*本”最后也是栽在了法律与法规的风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