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企怎样控制转型风险

第二节 药企怎样控制转型风险

药企进行转型,必然存在转型风险,所以,要在药企原有的风险控制体系基础上进行升级,形成新的风险管控体系。

药企转型的风险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所以,转型的风险管控体系必须对药企内外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困难提前预判。

药企转型期的风险管控体系具体是指围绕药企转型总体经营发展目标,在管理的各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制度流程和方法技术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从而为实现药企转型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药企转型风险管控体系其实和药企原有的风险管控体系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是在原有风险管控体系基础上提升,加入转型期的风险控制因素,形成加强版风险管控体系。

药企转型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转型风险初始信息收集。

2)转型风险识别。

3)转型风险评估。

4)转型期内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划分和对策。

5)转型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6)药企转型风险管控流程图。

药企开展转型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让转型形成的风险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下,并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确保成功推进药企转型。

2)根据风险提示,药企要建立获取真实信息的风险监控机制,保证药企内外部获得的信息真实有效。

3)根据药企转型的风险管控体系运行,确保转型产生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以免由于不可控导致药企面临巨大的风险。

药企转型期的风险管控工作将会渗透到各个业务单元、各个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中。风险管理的报告工作要体现在每月举行的工作汇报中。

同时,每个季度,药企要专门召开风险管控工作会议。工作会议将履行以下职责:

1)讨论转型期药企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

2)讨论转型期药企风险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3)讨论转型期药企风险管理工作计划、风险管理报告。

4)讨论转型期药企风险应对总体方案,研究重要和重大风险管理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5)协调解决药企风险管理中跨业务单元跨部门的重要事项。

6)审议药企风险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药企转型期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的步骤:

一、药企转型期风险初始信息收集

药企转型要进入的基本是比较新的领域,或者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深入经营范围,这对药企的决策层和管理层来说,都是相对新的。所以,药企必须通过各种可以用的渠道,细致、持续地收集相关领域的各种信息,建立新领域的研究机制,形成信息库。这一点,最好每周相关部门都能出具一份研究报告。

这份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新领域的政策变化、资源变动动态。

2)新领域的竞争对手动态。

3)新领域的产品竞争状态。

4)新领域的管理新思维。

5)药企在市场中的活动、表现。

6)药企的相对竞争对手的弱点、优势。

7)根据药企的要求,收集的其他方面信息。

如果每周决策层都会有上述的研究报告,那么,避免决策风险,指导药企规避转型风险就成为可能。

除了外部风险,内部也要有风险信息收集。比如药企人员对转型的认识、培训、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组织运行情况、新的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各部门的简报、内部的运营分析、财务分析等。

药企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风险初始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和存档,提高信息的有用性。药企应将转型期风险初始信息收集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建立健全各部门间风险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药企应以收集的风险初始信息为基础,结合对各项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分析,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内外部的风险信息的搜集,就会形成表8-1。根据表8-1,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内外部的风险情况。

  

二、风险识别

药企转型的风险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比如初期,可能风险更多来自药企内部,中期可能风险更多的来自客户或者市场。所以,药企每季度在风险管控会议上,都应该明确下一季度的主要风险。

本书前面已经列举了很多药企转型风险:

1)经验主义风险。

2)决策风险。

3)战略转型方案制定不完善不专业的风险。

4)管理的风险。

5)财务风险。

6)资源短缺和资源配置错误风险。

7)人才风险。

8)政策风险。

9)组织调整风险。

10)合作风险。

11)市场风险。

12)平台对接风险。

上述风险可能具有一定的共性,但转型期,药企应该根据自身所面对的经营局面对其他新的风险进行识别,以保证转型的顺利实施。

比如,某药企转型时就面临非正式组织即小利益团队的抵制问题,因为药企转型损害了这部分既得利益者原有的非正常收益。某药企发觉后,立即着手解决,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三、药企转型期风险评估

转型期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方面的工作。开展风险分析,应对识别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定义,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开展风险评价,主要是研究判断风险对药企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影响程度。

应根据风险类型特点和风险管理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药企应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经营发展目标影响程度的大小,区分极高、较高、中、低、极低5个等级。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针对具体风险,结合转型期相关经营发展目标,制订适用5个等级风险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标准。

在评估多项具体风险时,应对各项具体风险进行比较,确定关注重点和管理优先顺序。

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对各具体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各具体风险之间的抵消、叠加和正负相关性等组合效应,从风险策略上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药企应采取定期和日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风险评估。定期评估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开展定期评估,应根据需要成立跨部门的风险评估小组,提高风险评估的协同性和评估工作质量。

日常评估由各部门结合战略规划、审查、预算制订、本部门的经营活动、跨部门工作等业务工作进行。评估结果应体现在有关专业报告中,并提供给决策层。

风险评估应由药企自行组织实施,必要时也可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咨询机构协助实施。

转型期风险影响程度如表8-2所示。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是指就药企目前的管理水平下,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频繁程度。

本体系把药企转型期风险定义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1~5分,1分表示可能性极低,5分可能性极高。具体如表8-3所示。

 

8-3药企转型期风险等级

等级

可能发生描述

1-极低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极小,可能不会发生(3年发生一次)

2-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很小,(1年发生一次)

3-

风险事件可能发生,(1季度发生一次)

4-较高

风险事件很有可能发生,(1月发生一次)

5-极高

风险事件发生几乎可以确定,(每周、每日或者持续发生)

 

药企转型期风险影响程度如表8-4所示:

 

8-4 药企转型期风险影响程度

等级

财务影响

公司声誉影响

1-轻微

该类事件对公司经营有轻微影响

对公司利润影响在×万元以下

在经营区域有一定影响(品牌、市场份额、竞争力、形象),这种影响短期内自行消除

2-较小

该类事件对公司经营和形象有一定影响

对公司利润影响在×万元和   ×万元之间

在经营区域有一定影响(品牌、市场份额、竞争力、形象),这种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消除,公司将付出一定代价

3-中等

该类事件对公司经营有一定影响,但可以被有效解决,且无后续影响

对公司利润影响在×万元和×万元之间

在经营区域有一定影响(品牌、市场份额、竞争力、形象),这种影响短期内自行消除

4-严重

该类事件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需投入资源解决,但不会影响公司生存

对公司利润影响在×万元和×万元之间

在经营区域有一定影响(品牌、市场份额、竞争力、形象),需长时间消除,且需付出巨大代价

5-非常严重

该类事件如不能有效解决,将影响公司生存

对公司利润影响在×万元以上

影响无法消除

公司面临破产或中断

四、  转型期内各业务单元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划分和对策

药企在转型期内应该把对风险的把控向各个业务单元和各个部门划分。比如某集团药企在转型期内,就首先划分出集团层面风险,之后把集团层面风险分解到各个所属的企业。各个所属的企业根据集团要求又把风险分解到各个部门。同时,集团药企每月要有风险报告,这样集团层面和下属企业都可以随时警惕各种对应的风险,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保证集团整体风险的控制。

五、转型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建议药企进行转型时,在方案阶段就明确风险管控的具体工作。

  一般每周要有信息收集报告,每月要有各个部门或者业务单元的风险报告,每季度要有集团层面的或者决策层层面的风险管控会议,每年度要有年度风险总结分析会议,这样就可以随时警惕各种风险的发生,及时制订风险应对方案,最终让药企整个转型过程都处于掌控之中。

六、药企转型风险管控流程图

分配好各个业务单元和各个部门的风险管控职责后,就要根据风险的不同内容和权责画出风险管控流程图,这样可以清晰地知道每个关键节点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风险管控始终处于流畅的运行状态。

总结:

转型期的药企应该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现在很多药企自身并没有风险管控体系,那么,进入转型期,就必须建立风控体系,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预警,并制订应对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的风控职责,规范风险处理程序,确保药企转型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始终处于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