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把平台做成阿米巴,企业才能做强(专业)

把平台做成阿米巴,核心的思想是把大的组织划分成小的组织。比如在柏明顿阿米巴公开课期间,如果想让课堂气氛好起来,一定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来做。其实这样做我们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今天来听课的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个组织。你分享他的目标,就变成一个组织了,就是把一个大的分成若干个小的组织。

把平台做成阿米巴的好处,就是企业不断做强、专业化运作。通过构建“小而强”的平台和公司总部,功能齐全的“阿米巴”,完成了专业资源的聚焦裂变,及总部与阿米巴组织的功能转变。即增强了专业穿透力,又精简机构,培养精英团队,使企业不断做强。

把平台做成阿米巴,将给企业带来三大改变:

第一,企业总部功能改变:企业总部是价值创造平台,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企业总部应成为在战略资源分配(资金、人才),各业务板块内部协同,战略投资,业务管理整合的资源平台。企业总部应更聚焦战略方向,提升企业整体的平台战略完善度。

第二,阿米巴管理平台的形成:阿米巴管理平台,应该成为整合下属各子分公司资源,加强内部协同及专业支持的重要管理平台,也应该成为人才输出、资金输出、专业输出的重要源头。

阿米巴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才培养及晋升激励、鼓励激励政策推行,从而为未来的进一步的阿米巴整合与裂变,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阿米巴组织的建立:在阿米巴经营模式改造下,原有独自作战的部门将转变管理职能,获得更大的经营权利。通常是价值链两端职能整合成阿米巴,或者按企业的产出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即阿米巴。阿米巴组织更聚焦于对成本效益的挖掘,释放出运营效率。而专业人才获得了阿米巴层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对原有公司人才的晋升通道的开拓,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内部人才成长的空间。


【案例分析】

韩都衣舍:平台+小组制

互联网服饰品牌韩都衣舍,凭借“款式多、更新快、性价比高”的特点,在天猫平台上创下了多个销量冠军,2015年,收入达12.6亿元,净利润0.33亿元;它正是通过平台化组织来应对当前的不确定性,变“公司+雇员”的组织体系为“平台+个人”。这种变革不只发生在韩都衣舍,海尔、滴滴、联想、万科、华为……都在向“平台+个人”这样的组织方向转变,未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形态或将朝此方向改变。

一、扁平化组织架构

韩都衣舍的组织架构非常扁平,目前拥有7大后台赋能平台,包括摄影、淘内运营、淘外运营、生产、储运、客服、其他职能,这7大平台共同为300个左右的“小前端”服务,最少的3人就能成为一个小前端。

韩都衣舍的这种做法:

一方面保持了前端团队规模的小型化和灵活性,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通过后台赋能平台有效地保证每一条业务线的高效运转,为试错和规模化提供可能性。

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韩都衣舍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快速试错,实现了年上新品超过3万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服装的快速多变的需求。

二、一线员工做决策,领导者做投资

平台化的企业,应对互联网的“快变”,“小前端+大平台”这种模式效率更高。在韩都衣舍,最小的小前端只有3个人,分别来自研发、生产/采购、销售部门。这3个人组织了公司中最小的细胞,但他们的权力一点儿也不小。只要看准了一个项目,比如判定下一季某款女装可能会成为爆款,就让这个3人小组放手去做,充分地调动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算失败了,试错成本也不高。

每个小前端可以看作是一个产品小组,小组全权负责产品设计、生产和品牌运营,责、权、利对等,权力被下放到最小单元,自驱动加快决策速度。

产品小组的责任在于设定销售目标,对库存、毛利率和产品品质负责,他们同时拥有确定款式、尺码、库存深度、销售价格、是否参与营销活动,参与打折的节奏与深度等。以往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才有的决策权,下放到了一线员工手中。

三、小组的奖金分配并不是公司决定的,而是由每个小组的利润决定的

小前端内部有着相当大的决策权,但是每个项目能否持续做下去,得到公司后台平台继续支持,有着“硬指标”来考核,那就是财务数据。因为韩都衣舍对每个产品小组的利益分配模式就是考核销售额、毛利率和库存周转率。小组的奖金分配并不是公司决定的,而是由每个小组的利润决定的,多劳多得。韩都衣舍会定期对300多个小前端按财务指标排名,从而决定为哪些团队持续提供资金支持,对排名高的团队进行资源倾斜,内部机制鼓励对前端优胜劣汰,有效保证对效益良好的前端进行资源支持。

这样的组织设计,权力下放给了一线员工,管理者似乎被“架空”了。李舒指出,这恰恰是平台化组织,管理者角色发生了转变,要求也提升了,被赋予了新角色——风险投资人。

四、平台型组织对每个人要求都要更加专家化和柔性化

目前,韩都衣舍拥有16个自有品牌、4个合资品牌、10个代运营品牌,无论是合资还是代运营,都由小组自己决定。

韩都衣舍内部,很多员工都想借助这一平台成就自我价值,比如创立一个品牌,成为韩都衣舍的经典款等。小组成员少则3人即可,多则15人,来自不同业务线的同事按编制自由组团,业务骨干为组长,撰写出商业计划书提交给公司类似风险投资机构的团队,风投团队决定投资之后,小组就可以运营了。

而风控团队的责任在于,根据团队的市场表现,做出是否继续出资支持的决策。比如分配初始金,对明星团队调拨更多的奖金,进行B轮、C轮投资; 协调绩效不佳的团队成员加入其他团队,更好地分配资源等,同时避免公司内部冲突和资源浪费。

平台型组织对每个人的要求都要更加专家化和柔性化,人人必须成为专家,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五、业务单元实现了“责、权、利”相对统一

韩都衣舍采取“基于产品小组制的单品全程运营体系(IOSSP)”组织,如图1-5所示。这样的弹性组织实现了对产品在设计、生产和流通销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数据化跟踪,实现了针对每一款商品的精细化运营,是核心竞争力。每个小组内部自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作为基本业务单元。各小组之间既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最小的业务单元上实现了“责、权、利”相对统一。其赋予了员工的充分参与权,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充分发挥作用,全程监督与管理每一个单品。

图1-5 韩都衣舍IOSSP模式图

韩都衣舍的平台模式将传统科层制企业的直线型职能制推翻并重组,从设计师部、商品页面部及对接生产、管理订单部中各抽出1个人组成1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对一款衣服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承担责任,小组提成根据毛利率和资金周转率计算。在这种阿米巴组织模式下,每款产品都以“产品小组”为核心,全程相关业务环节配合均采用数据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在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大规模C2B定制”同时,有效解决库存问题,保证以极高性价比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平台化企业的诱惑力在于,不只能够成就设计师这一类人群的创业梦想,数据分析、产品营销、销售……各个环节都有机会。除了原创品牌,韩都衣舍也有买手品牌,买手们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当下的流行趋势,对大品牌在不侵权的前提下进行改动,既与大品牌有一定的相似度,又有韩都衣舍自身的特点,紧跟流行元素,这就考验买手品牌团队对市场流行趋势的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