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真诚打开内向型顾客心扉

小芳是C药店店员,一天,一位女士进店,小芳上前热情迎接:“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顾客看了看小芳,没有吱声。小芳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情却被浇了一盆冷水,但是,小芳不死心,仍旧问了一句:“您要哪方面的产品呀?可以跟我们说一下,或许我可以帮到您。”这时,这位女士才回了一句:“不用哦,我自己看看。”

这句回话对于热心肠的小芳来说打击足够大,小芳不再说话了,脸色也不太好看,她心里在想,这个人怎么这样,要买什么就说呗,自己看,不浪费时间吗?小芳没有再搭理这个顾客,自己去收银台忙别的事去了。

没想到过一会,药师带着顾客来结帐,小芳一看傻眼了,拿了几种药,而且还买了一瓶蜂胶,一瓶β胡萝卜素,这太让人感到惊讶了。

待顾客走后,小芳问药师:“这个人,我问她几句她不理我,没想到在你手里买了这么多东西,这是咋回事呀?是不是你的老顾客。”药师说:“不是,我也是头一回接待她,我发现她不太爱说话,动作也比较慢,正好我也是这样的人,可能只是投缘吧。”

在销售中, 有一种方法叫“无心销售”,可以说,药师就是不用任何心去想着销售,自然而然地“表演”,赢得顾客的内心认同。其实,这是对上号。顾客觉得与药师有共同语言,所以,也就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类顾客在性格特点上的特征:

一、消费时谨慎,比较保守。这位女士并不轻易说明自己要买的产品,不愿与营业员交流,也不希望他人帮忙,对营业员说到的商品相关信息冷淡,多数情况下凭自己的经验购买,所以,小芳受挫了也在情理之中。

二、交流中说话少,动作反应慢。小芳问了两次,才问到顾客说:“我看看”,药师说:“我发现她不太爱说话,动作也比较慢。”这些正好体现这类顾客的特点。

三、表情变化不明显,但内心活动丰富。顾客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事物,内敛深沉,总在想事情,但不外露出来。

什么样的顾客是这样的特征呢?对了,内向型的顾客。当开朗的小芳遇上了“把自己关起来思考”的内向顾客时,那真的是错位了,除非小芳及时调整自己的“频道”。

其实,内向型顾客是挺好“沟通”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小芳的导购行为。小芳热情接待顾客,主动问询,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值得点赞,但是,当小芳通过基础交流与顾客“过了几招”之后,没有进行分析,仍然用自己的惯性导购方式,这样没有获得内向型顾客的“喜欢”。人与人之间交往,往往一会儿就能感应到彼此的“距离”,特别是对于内向型顾客来说,他们内心敏感纤细,能察觉到别人体会不到的细微变化。

来看看应对内向型顾客的方法与技巧:

一、调整沟通方式。在接待内向型顾客的时候,不宜过于热情,因为,内向型顾客会觉得我们热情是出于别的目的。态度应温和,表情宜认真谨慎,放慢节奏,说话也可适当地慢一点,给顾客倒杯水。

二、用真诚化解冷漠。真诚是一种态度,就是我们说话行事要发自内心,实话实说,诚恳地说,特别是对内向型的顾客而言,因为他们的感知系统特别敏锐。

二、给顾客“自在”空间。顾客不太愿意交流,没关系的,可以让顾客自己看,让顾客自在一些,机会合适的时候再上前。但是不能不管顾客,小芳就不管顾客,结果药师做了大单。内向型顾客需要更多时间思考与分析,所以,他们会在店里面自己转转,之后才可能会与我们交流,不必太着急。

三、找到顾客的兴趣点。在与内向型顾客交流时,话不在多,但要说到顾客感兴趣的关键点,这个话题很多,要在现场根据顾客的表现来说。

四、适当问询顾客以往购买产品或经历。在与顾客交流中,或是顾客一直不说话时,可以问一下顾客之前买的是什么,在哪里买的等,了解顾客的需求与真实想法,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下去。

药师在这里不用技巧,凭的是自己的天然本色,但其实是因为与顾客在同一频道上,所以会说到一块。

当然,我们不能只凭感觉,作为销售人员,我们要善于接待不同类型顾客,在不同顾客面前都要能表现自己与顾客的心灵相通。

来看一下,把这些技巧关键点转化为门店现场的话:

1、态度温和,用真诚的话沟通:“说实话,我买东西也不太喜欢别人推荐,还是自己买过的放心。”

2、给顾客倒杯水,放慢节奏:“您好,喝杯水吧,慢慢看,不着急的。”如果方便,也可以让顾客在咨询台坐一会儿。

3、顾客如果自己浏览商品,不喜欢我们接近,就离顾客远一些,只要能看到顾客就行,在顾客需要帮助时(拿起商品或看我们一眼的时候或是长时间停留在某个位置上等)再及时上前。

4、根据顾客的问题找到兴趣点:“哦,明白了,也就是说,您是要给上初三的孩子买保健品,对吗?”

5、问询经历:“您好!您之前买过什么样的产品?用了之后怎么样?”

内向型顾客做事谨慎,所以,我们在接待这类顾客的时候,也要多一份小心,不能马虎大意,对细节要做得更加完美,否则可能会丢单。

不同类型的人,应对的方法真的不一样,而且年龄层次不同,消费的需求又会有差别,疾病不同,心理特点又不同,年龄、性格、疾病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要接待好面前这个顾客,真是一门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